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凑数游戏》 《凑数游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以内数与减法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方法,拓展计算技能,理解计算算理,初步发现减法算式中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凑数游戏等情境,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教材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借助枝形图探索并掌握 20内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发现减法算式的规律。 2. 经历探索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及加减法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3. 运用所学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等计算方法。 难点:发现并理解减法算式中的规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玩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们看是什么游戏呢?(出示凑数游戏情境图) 生:凑数游戏。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内容,说一说游戏规则是什么? 生:两个小朋友出的数合起来是14。 师:接下来我们再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淘气和笑笑在玩凑14的游戏,淘气出5,笑笑应该出几呢? 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解决的问题。 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14-5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笑笑应该出几呢?我们先一起看一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能,列式为14-5。 师:非常棒!已知我们要凑的数14为整体,和淘气出的数字5为其中的一部分,要求笑笑应该出几时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小组活动要求: ①自主思考,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 ②同桌交流,验证结果,交流你的计算方法; ③全班交流,分享不同的算法。 汇报分享: 生1:我把14分成10和4,先用10-5=5,再把剩下的4和5加起来,即4+5=9,所以14-5=9。 师:非常棒,这个方法我们前几节课我们也学习过,不过我们都是利用小棒和计数器等工具实现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表现方法。先把14分成4和10,用10减5等于5,再把剩下的4和5加起来,即4+5=9,所以14-5=9,我们把这种方法就叫作“破十法”。大家观察,“破十法”的关键是什么呢? 生:“破十法”一定要先分出10才可以破10。 师:对,非常好,“破十法”的关键就是一定要分出10,总结为个位不够减,破出10来减。 生2:我把5分成了4和1,先用14减4等于10,然后用10减去剩下的1等于9,所以14-5=9。 师:你们小组太厉害了,这个方法前几节课我们也用工具体现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我们先把5分成4和1,这里是不是可以随便分呢?为什么? 生2:不是,只能分成4和1。因为我们分成4和1之后,利用14减4就可以得到10,这样接下来的计算就非常简单。 师:你们小组很厉害,回答地完全正确,我们一定要注意看看减号前面的数个位是几,我们就一定要分出几,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10了。接着我们用10减去剩下的1就知道了14-5=9,这个方法我们把它叫作“平十法”,个位不够减,分开两次减,找到10是关键。 师:我们还可以利用数线段的方法找到10,14-4=10,10-1=9,所以14-5=9。 生2:我利用的是想加法算减法,我想到了5+9=14,而加减法互为逆运算,所以14-5=9。 师:太棒了,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想加算减法”,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想5加几等于14,从而知道14减5等于几。 活动二:写算式,排一排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凑数游戏,注意我们两人一组把我们活动过程中用到的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