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捉迷藏》 《捉迷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以内数与减法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借助小棒计算2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计算技能,理解计算算理,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捉迷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数紧学密的联实,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1. 借助捉迷藏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借助计数器探索并掌握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经历探索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及加减法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3. 运用所学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借助计数器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玩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们看是什么游戏呢?(出示捉迷藏的情境图) 生:捉迷藏。 师:同学们能不能仔细观察图片内容,讲一讲图片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学生自主观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展开想象,讲故事。 师:同学们刚才的故事讲得太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捉迷藏中的数学秘密吧! 探究新知 活动一:找一找,说一说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13人要藏起来。 生2:有8人还没有藏起来。 生3:一共有14个小朋友。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但是我们要注意这里的一共有14个小朋友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关系,所以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筛选有用信息。 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大家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并列出算式。 生1:我提出的问题是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生2:我列出的算式:13-8。 活动二:拨一拨,算一算 师:同学们,如何计算13-8=?拨一拨,算一算。 小组活动要求: ①利用利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尝试不同的方法; ②同桌交流,验证结果,交流你的计算方法; ③全班交流,分享不同的算法。 交流分享: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小组的算法?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小组是利用计数器计算,先在计算器上拨出13,发现个位不够减,我们就把十位上的1颗算珠去掉,在个位上多拨出10颗算珠,然后先用10-8=2,再把剩下的算珠加起来2+3=5,所以13-8=5。 生2:我们小组是利用计数器计算,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3,发现个位只有3颗算珠,那我们就先减去3个算珠,13-3=10,还剩下10颗算珠,然后我们把十位上的1颗算珠去掉,在个位上拨出10颗算珠,再用10颗算珠减去还没有减得5颗算珠,即10-5=5,所以13-8=5。 师:同学们真厉害,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13-8。看来计数器也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计算,那接下来你们勇敢地去挑战一下,看看自己独立能独立解决问题吗? 生:能。 活动三:算一算,说一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计算下面的题目,说一说你们都有什么计算的好方法。 活动要求: ①自己独立思考并计算; ②同桌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方法,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完整的讲述出来。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吗?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 生1:我们小组利用计数器帮着算。计算17-9时,我们利用计数器先拨出17,然后发现个位不够减,我们就把十位上的1个算珠去掉,在个位上再增添了10个算珠,然后用10-9=1,再把剩下的算珠加起来即1+7=8,所以17-9=8;在计算11-6时,我们采用了同样的算法,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1,然后发现个位不够减,我们就把十位上的1个算珠去掉,在个位上又增加了10个算珠,然后用10-6=4,再把剩下的算珠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