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 课题 《小蜗牛慢慢爬》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首先展示了几张蜗牛爬树的照片,形态可爱且富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对这些图片或实物的欣赏与观察,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了解蜗牛的形态特征及其身体组成部分。教材特别强调蜗牛外壳的螺旋形特点,并通过细长纸条的卷折方法指导学生制作蜗牛的外壳。虽然教材提供了具体的制作步骤,但教师的准确而清晰地示范仍然至关重要,以帮助学生掌握卷折的方法。此外,教材还增加了“添画花边”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细长纸条的正反两面绘制重复排列的图形,并帮助学生理解图形排列的规律。 4.文化理解:通过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敢面对困难、追求目标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增强他们对弱小生命的关爱意识,培养善良的品德。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主依赖于与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我们用具体的语言、图像、模型等引导。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提问、观察、动手操作来探索新事物。在美术方面,学生可能还没有极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极为丰富的,培养他们观察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找到自我,发挥潜能。 重点 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增强对自然的观察能力。 难点 准确理解蜗牛的形态特点及其身体组成部分,尤其是蜗牛外壳的螺旋形状。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葡萄树刚发芽,蜗牛背着壳儿往上爬。黄鹂见了哈哈笑,蜗牛上树,葡萄成熟啦。你听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吗?它讲述了什么故事?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歌曲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思考:“等到蜗牛爬上树,葡萄就成熟了”这句话传达了什么信息?(爬行慢)这首儿歌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努力爬树,黄鹂鸟嘲笑它太着急,但蜗牛坚持前行,最终为成熟时的葡萄做好准备的故事。道理是做事要提早规划、持之以恒,不被他人嘲笑动摇。观看视频《小蜗牛的秘密》眼睛:蜗牛的视力很差,只能看见几厘米的东西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和内脏,就像蜗牛的房子嗅觉触角:触角碰到障碍物,就会立即改变前进的方向,还可以辨别气味观察看一看:小蜗牛的外壳有什么特点呢?蜗牛外壳呈螺旋形,一圈一圈的构造十分独特,是蜗牛自己的房子,为它提供了重要的保护。蜗牛壳上都有哪些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特点?(连续、重复)运用点、线、面等美术语言设计小蜗牛的花纹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制作出蜗牛的外壳?观看视频《制作示范》材料的准备铅笔、剪刀、胶棒、水彩笔、订书机、蜡笔、各种颜色的卡纸制作步骤:1.在细长的纸条两面画上重复排列的图形。2. 将纸条卷成蜗 牛身体的形状并粘贴好。3.剪画出蜗牛的头部和尾部4.在蜗牛身体底部粘贴好头部和尾部。大圈套小圈,色彩更缤纷!多卷几圈,就更像蜗牛啦!学习活动选用美丽的花纹在纸条两面重复排列,再卷折添画成一只吃到葡萄后开心的小蜗牛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认真欣赏图片,感知视频内容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分组合作完成小蜗牛的制作。 置身情境,让学生了解并学习蜗牛的精神通过图片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蜗牛的形态结构,在自主探究中把握知识,教师再进行知识新授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也更加印象深刻。通过图形的重复排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和图形的构造,提升他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