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位号 南昌县2025届九年级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研卷5分钟) 综合题(40分) 总分80分 选择题40分 21 22 23 24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意的) 1.某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大量的稻谷、稻叶、木屑、纺织工具(如骨针、纺轮、梭形器)及纺织 品(如编织的苇席),还有大量干栏式建筑。据此推断,该遗址应位于下图中() A ① B.② C.③ D.④ 2.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进言: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之后, 汉初的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 A.依法治国的政策B.实行仁政C.休养生息政策 D.以德化民政策 3.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息:3 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 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军事因素 D.环境因素 4.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朝代:汉朝 朝代:北魏 朝代:唐朝 朝代:元朝 人物:张容 人物:孝文帝 人物:文成公主 人物: 事并:张容通西域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 末件:唐蕃和亲 事件:回族的形成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5. 掌握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时间轴,关于①阶段特征表述正确是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 ① () 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0年 581年907年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6,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 九年级历史1 绝”。据此可知() A.宋夏边贸兴旺B.北宋对外贸易发达C.北宋商业繁荣D.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7、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 的是() A.推动文化繁荣B.推动经济发展C.加强思想控制D.促进民族交融 8.有人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 药重治”。但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 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其中“温药慢治”、救治“头脑疾病”分别指的是() A.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国民大革命 9.“它既是从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 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序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 地位。”。该材料旨在说明 A.九一八事变的原因B.七七事变的彩响C.八一三事变的结果D.西安事变的作用 10、“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 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句话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B.孟良崮战役C.千里挺进大别山D.万家岭大捷 11.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2.下面的历史复习课件,其主题应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断时代中西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3.在某次历史学科活动周中同学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