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脉·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学专项冲刺限时精练 精练09 生物与环境 01 种群 1、定义 生活在一定 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02 群落 1、定义 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 03 生态系统 1、定义 指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的系统。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的结构层次:个体 →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3、生物圈的范围 上至10km的高空,下至12km深的海沟及距地面2~3km的岩层。包含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生存的环境。 04 生态系统的构成 1、生态系统的组成 (1) 者:植物,为自身和其它生物提供营养,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 (2) 者: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 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 :阳光,空气,水,温度…… 05 食物链与食物网 (1)食物链 ①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②食物链的模式:生产者(第 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第 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第 营养级)→三级消费者(第 营养级)……。如:草→鼠→蛇→鹰。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成网状的形式。 06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 起点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终点为热能,路径为食物链。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20%。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等,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和循环。 3、生物富集作用 有毒物质的浓度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等级的升高而增大。 07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系统有 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要适应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会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3、生物的分布、形态等受环境的影响,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4、生物与生物的关系:同一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一定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捕食、竞争、共生、寄生、腐生等。 01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2023年9月10日,云南野象群长途旅行终于结束,完全进入传统栖息地。该栖息地中属于群落的是( ) A.一头大象 B.所有大象的总和 C.所有生物的总和 D.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楠溪江水域发现中华秋沙鸭栖息觅食,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有鸟类中大熊猫之称。 (1)为了保护中华秋沙鸭,我国建立了黑龙江碧水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中华秋沙鸭属于 (选填种群或群落)。 (2)中华秋沙鸭、扬子鳄、大熊猫三种生物中,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3.叶海龙是一种海洋鱼类,以小型甲壳类、浮游生物、海藻为食。它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能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因此叶海龙有高超的伪装技能,目前尚未监测到成年叶海龙存在天敌。 (1)海域中的所有叶海龙构成一个 。 (2)叶海龙尚未有天敌,却濒临灭绝,原因可能是 。 (3)叶海龙“叶状附肢”结构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 4.春天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如图为一油菜花观赏区照片。 (1)观赏区内所有的油菜属于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如图一为油菜的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选填“A”“B”或“C”)。 (3)如图二和图三依次为植物叶片一天内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