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脉·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学专项冲刺限时精练 精练10 人体健康 01 传染病 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 性、 性、 性。 3、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传染病类型 病例 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SARS等 等 消化道传染病 肝炎、伤寒、菌痢等 等 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脑、丝虫等 等 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 血吸虫病等 接触等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接触等 4、流行三环节 (1)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 :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3) :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病感染的人群。 5.预防的三个措施 (1)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2) :包含卫生、水源和粪便的管理,对生活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灭媒介动物和设置防虫设备等。 (3) :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 02 抗传染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作用范围 对多种病原体都可以发生反应 对某一或一类病原体发生反应 特性 非专一性 _____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 强弱 弱 强 作用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第二道防线) 只能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起作用 1、抗体、抗原 (1) :又称免疫球蛋白,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免疫物质,是内在的; (2) :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是外来的。 2、人体的免疫功能 (1)抗感染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 (2)免疫监视功能: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 (3)自我稳定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3、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1)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01 传染病 1.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卡塔琳 考里科和德鲁 韦斯曼。两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对于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发有效的mRNA疫苗至关重要,为疫苗前所未有的开发速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空气等传播 B.接种疫苗是通过控制传染源来预防传染病 C.新型冠状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 D.B﹣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 2.2024年初,乙型流感成为“顶流”。感染者常有发热、头痛、浑身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传染源 B.乙型流感病毒具有细胞膜等细胞结构 C.乙型流感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D.接种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以“甲流”为主的流感病毒在中小学曾引发多次传染高峰。“甲流”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唾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甲流”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遗传性等特点 C.侵入人体的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抗原 D.该流感不可以通过提前注射疫苗来预防 4.2023年末,全球或部分地区确实出现甲型流感(甲流)、乙型流感(乙流)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严重的现象。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容易流行,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气候寒冷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较快。 (1)甲型流感病毒(甲流)和乙型流感病毒(乙流)是引起人类季节性流感的两种主要病原体。病毒(virus)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病毒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 (2)预防方面,针对甲流和乙流最有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