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精准把脉·聚焦中考】2025年中考科学专项冲刺限时精练 精练11 生物实验 01 显微镜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画图。 (1)取镜 (2)安放:右手握,左手托,放有光,略靠左,镜臂朝自己。 (3)对光:短物镜,大光圈,一起对准通光孔,左眼观,右眼睁,同时调节反光镜。 (4)放片:载物台,放玻片,通光孔,对中间 (5)调焦:先压片,盯物镜,降下物镜再观察,向后旋,镜筒升,看见物像再调细。 (6)观察:显微镜,成倒像,物向左,像向右,像在上,向上移,像往何处逃,玻片同向追。 2、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3、高低倍镜下物像特点的比较 细胞体积 细胞数目 视野范围 视野亮度 低倍镜 小 多 大 亮 高倍镜 大 少 小 暗 4、成像 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如果物像偏向右上侧,要使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移动玻片。 5、临时装片制作 取样→滴水或生理盐水→展平→盖玻片→染色。 02 生物实验设计与分析 1、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 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对象的变化,以其结果论证科学结论的一种科学方法。由于研究问题性质的不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有差异,但通常分为以下几步: 观察→提出问题→假说→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符合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2)简便性原则:材料易得、药品便宜、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步骤简短。 (3)严谨性原则:原理正确→步骤简洁→现象明显→结果准确。 (4)对照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通过设置对照组,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 实验设计中可采用的对照方法很多。 ①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 ②自身对照:指实验和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 ③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3、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①确定原理;②提出假设;③确定实验思路、选择器材;④设计实验步骤;⑤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⑥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⑦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01 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临时装片 1.【答案】D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整理收纳。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由图可知,该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为5×40=200(倍),A错误。 B、由图可知,步骤3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错误。 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步骤4是把临时装片往右下方移动,C错误。 D、步骤5是增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因此,步骤5中应该把物镜F(10×)换成E(40×),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分析】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高倍物镜、④低倍物镜。 【解答】解:A、对光后,眼睛注视目镜,先调节结构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错误。 B、视野乙的物像比视野甲的物像大,将视野甲转换成视野乙,可选用物镜③高倍物镜,正确。 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暗,错误。 D、若在甲视野中看到清晰的像,则调节转换器改换成乙视野后,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看到清晰的像,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2、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焦距更准确。 【解答】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