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2735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84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 cover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评卷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认真听录音,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黄旭华是我国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之一 ,他的主要贡献是成功研制了 。(2分)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 )错(×)。(2分) (1)1988 年,令人期待已久的深潜试验准备就绪,黄旭华不怕危险,亲自参与深潜活动,但最终被单位领导阻止了。( ) (2)年逾九旬的黄旭华最牵挂的是核潜艇事业的人才培养,愿意当好“场外指导”。( ) 3.你从中感受到了黄旭华怎样的科研精神 请写一写。(2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 (7分) 对于人类来说,苍茫宇宙是 bù kě sī yì( )的,微观世界同样是难以描绘的,但是我们要 mǐn gǎn( )地发现平常事物中的不平常,从ǒu rán( )中找到必然,就像魏格纳从 qiū yǐn( )的分布情况出发zhěng lǐ( )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就像 shí ruǐ( )试纸的研制始于一朵被 yán suān( )溅到的紫罗兰。从小处着手,钻研探究,你会发现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三、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鹄(hú) 领蜮 B.弓缴(zhuó) 脆弱 C.凸(tū)出 据绝 D.鄙(bié)视 玻璃 2.(新角度)下图表示“走”最初的意思,下面句中的“走”与其意思不一样的是( )。 A.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D.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曰:非然也———悠然自得 B.虽与之俱学———声泪俱下 C.问其故———欲擒故纵 D.及其日中如探汤———迫不及待 梳理与探究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14分) 1.将句子中的“ ”改为“。”,意思不变。 (2分)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2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3.请根据句子内容,补写“我”的心理活动。(2分) 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4.(新情境)以下是军军国旗下演讲稿的节选内容,请引用一句名言警句作为题目中的主标题。下列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题目: 科技创新的强国梦 节选内容: 科技从来就不是虚无缥缈的,中国正处于“十四五”前沿科技攻坚阶段,北斗导航、天眼、自动驾驶、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学家预言中国未来十年将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的黄金时代,在世界科技赛道上,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学习了本单元之后,萌萌梳理了“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请将对应的序号填入正确的位置。(6分) A.找出文章的观点和印证观点的依据。 B.学会在评价人物时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C.理解作者是怎么有序组织事例证明观点的。 五、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9分) 钻木取火 有燧(suì)明国,不识①四时昼夜②。 国有火树,名疑木,屈盘万顷③。后世圣人,目④此树表,有鸟若鸮⑤,以口啄树,粲(càn)然⑥火出。圣人感⑦焉⑧,因⑨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有改动) 【注释】 ①不识:不知道。②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四季)和白天黑夜。③屈盘万顷:屈折盘绕起来,占地面积广大。④目:看,注视。⑤鸮(xiāo):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乌的统称。⑥粲然:鲜亮发光的样子。⑦感:感应,感受。⑧焉:此。⑨因:于是。 1.用“﹏”画出“圣人感焉”中的“焉”指代的内容。(1分) 2.结合注释,写一写画“ ”句子的意思。 (2分) 3.燧人氏钻木取火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