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2827

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4.2.2 消化和吸收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768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初中,消化,23张,课件,吸收,下册
  • cover
(课件网) 课堂小结: 类别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含量较多的食物 作用 实例 共同作用 1 2 3 病人注射葡萄糖液 病人几天不进食,会消瘦 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人要多补充蛋白质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01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作用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4的无机盐 佝偻病;骨质疏松 奶和奶制品、肝、谷、粗粮、干豆、坚果、蛋、肉、鱼等 含5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等 鱼、虾、蛋、瘦肉、干豆类、杏仁、核桃、南瓜子等. 含6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动物的肝、肾、瘦肉、马铃薯、菠菜、大枣等 含7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海产品、海带、紫菜、干贝、海参等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肝、肉、蛋、牡蛎等 无机盐: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8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牛肝、鸡肝、黄油、奶制品、鱼卵和蛋、胡萝卜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豆类、糙米、牛奶、家禽 叶酸(维生素B9) 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花菜,油麦菜,樱桃,苹果等 9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柑橘类和番茄;青椒、菠菜、马铃薯等 10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牛奶、蛋黄、沙丁鱼、肝脏、鱼子酱、鱼肝油、乳油 维生素: 餐桌上的美味要经过怎样的变化才能被我们利用呢? 新课导入: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概述食物消化的过程。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学习目标: 知识点1 消化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大分子 小分子 酶 知识点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的组成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肠腺 肝 消化腺的组成 知识点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注意:解剖图上器官的位置和你实际的位置正好是相反的! 在你身上可以找到这些器官的大致位置吗? 知识点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知识点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咽: 食物的通道。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 剩余物推入大肠。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 肛门排出。 知识点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 肝: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 胰腺:可以分泌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知识点3 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实验原理: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分解形成麦芽糖,淀 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注意: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知识点3 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实验过程: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切碎;C块不做处理。 用消毒棉从口腔内部取出唾液并挤压到烧杯中。 将3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知识点3 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A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B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C块状馒头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1)  (2)  (3)  实验结果: 管内颜色比(1)管深,比(2)管浅 管内颜色最深 管内颜色最浅 知识点3 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实验结果: (1)管内颜色最浅,通过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