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2903

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二) 由“南亚之热”剖析大气运动(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4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南亚之热,运动,大气,剖析,高考
  • cover
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二) 由“南亚之热”,剖析大气运动 (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检测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2024·铜陵三模)2024年元旦假期至春节期间,哈尔滨凭借冰雪游火爆出圈。一般每年11月哈尔滨开始利用往年存冰和新采松花江冰搭建冰雪大世界。盖有“被子”露天堆放的存冰(如下图所示),是次年搭建的重要冰源。读图,完成1~3题。 1.哈尔滨冰雪游火爆的主要原因是 ( ) A.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及服务意识增强 B.当地冰雪资源的唯一性 C.较少的人流及旅游价格相对便宜 D.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2.人们用“被子”覆盖存冰,主要影响了 ( ) A.地表反射率 B.存冰受热条件 C.下垫面形态 D.太阳辐射强度 3.近年来哈尔滨存冰成本持续升高,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 A.地表蒸发加剧 B.降水增多 C.大气成分变化 D.地租涨价 (2024·衡水模拟)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中下部,是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水热、能量交换的重要空间。地面受热之后,通过热量传导、促进对流等形式加厚大气边界层。在河西走廊某气象站的观测表明,该地大气边界层在5月达到最厚;大气边界层增厚导致浮尘容纳的空间增大,沙尘多发,而浮尘的增加又会导致大气边界层厚度减小,从而实现自我调节。据此完成4~6题。 4.与6—7月相比,该地5月大气边界层更厚,主要因为 ( ) A.太阳高度较小 B.平均气温更高 C.土壤较为干燥 D.平均风速较小 5.浮尘的增多导致大气边界层厚度减小,主要因为 ( ) A.太阳辐射削弱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辐射增强 D.地表反射减弱 6.推测世界上大气边界层最厚的区域为 ( ) A.西欧平原 B.格陵兰冰盖 C.塔里木盆地 D.撒哈拉沙漠 (2024·信阳模拟)“冰腔”是冰架以下因冰川融化形成的充满海水的洞穴,位于海平面之下数百甚至上千米,其上表面与大气无直接接触。根据冰架—海洋相互作用关系,“冰腔”中的海水受热力和动力因素影响,其海水运动类似于“冰泵”(垂直环流)。下图为南极某季节“冰泵”模式图。读图,完成 7~9题。 7.推测“冰泵”模式最典型的月份为 ( )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8.受“冰泵”模式影响,南极洲由冰架分离的冰山主要运动方向最可能为 (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 ) A.垂直环流将逐渐减弱 B.表层海水密度将增加 C.冰架接地线加速后退 D.表层海冰量变化不大 (2024·厦门模拟)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即小尺度区域内的大气运动,如热力环流形成的山谷风)与背景风(即大尺度范围的大气运动,如三圈环流、季风等)的共同影响。延庆盆地地处北京西北郊区,北部背依海坨山,南部与北京城区之间有军都山相隔,空气质量优,是首都的“后花园”。延庆盆地山谷风现象明显,尤其是3—5月山谷风日数最多。山谷风是导致延庆盆地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下图示意延庆盆地的地形。读图,完成10~11题。 10.延庆盆地山谷风现象较为明显的原因是 ( ) A.地处华北平原,受季风的影响大 B.盆地内的水库,增大了山谷与山坡的温差 C.周边多山地,易形成狭管效应 D.地形较为封闭,热量不易散发 11.一日内山谷风显著加重延庆盆地山前地段空气污染的时段是 ( ) A.4:00—6:00 B.9:00—11:00 C.14:00—16:00 D.19:00—21:00 (2024·扬州模拟)广州市从化区观测站于某年10月15日—11月16日对当地山谷风进行研究,发现当背景风小于1.5m/s时,局地风明显。下图示意从化区观测点山谷风风频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 12~14题。 12.该观测点山风转为谷风的时刻约为 ( ) A.0:00 B.10:00 C.18:00 D.22:00 13.能正确表示观测点位置的是 ( ) 14.图示昼夜最大风频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坡日照时间较长 B.白天阳坡与山谷温差大 C.南坡季风影响变小 D.夜晚山谷降温速度更快 (2024·潍坊二模)广西柳城县中回山云海是当地特色景观之一,其出现与当地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