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市第二十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3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共18分。1~8小题,每小题1分;9~13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的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完成下面小题。 1. 在下列清明习俗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插柳戴柳祛疫 B. 郊外踏青赏花 C. 扫墓焚烧纸钱 D. 放风筝接好运 2. 清明节外出踏青时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香。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D. 分子体积变大 3. 青团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通常用艾草汁混合糯米粉制成。艾草中含有侧柏酮(化学式为),下列关于侧柏酮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侧柏酮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侧柏酮由10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侧柏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侧柏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 4. 香芋皮含有一种叫皂角素的碱性物质,所以在处理香芋时手碰到香芋皮会奇痒难忍。生活中的下列可用来止痒的酸性物质是 A. 肥皂(pH=10.0) B. 牙膏(pH=9.0) C. 洗洁精(pH=7.5) D. 食醋(pH=2.5) 5. 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 水银、Hg、单质 B. 熟石灰、CaO、氧化物 C. 苛性钠、NaOH、氧化物 D. 食盐、Na2CO3、碱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A. 溶解氯化钠 B. 过滤粗盐溶液 C. 稀释浓硫酸 D. 称量氢氧化钠 7. 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 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 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 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8. 我国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中的阳离子的符号为 C.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中含有4种元素 9. 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原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3:27 D.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10.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D. 用润湿的pH试纸检测稀盐酸,pH值偏大,则用湿润的pH试纸检测其他溶液,pH值一定偏大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仅用酚酞溶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B. KOH HCl NaOH C. KOH NaCl NaOH D. KOH NaCl HCl 12. 《梦溪笔谈》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记录了古代铁器生产、使用的情形。“剂钢”和“柔铁”都是铁的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剂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B. 将“剂钢”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 C. “柔铁”的熔点比纯铁低 D. “剂钢”和“柔铁”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13. 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 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