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探寻火箭发射奥秘之继算精准之量 ———课题2《化学方程式》 新课导入 从1970年到2024年, 50多年白驹过隙, 50多年箭指苍穹, 一代代长征运载火箭点火起飞, 让我们的卫星环绕地球。 新课导入 大 国 重 器 思考: 为了让火箭精准达到预定高度,当燃料仓填充40 kg燃料时,试计算助燃剂舱理论上应填充多少氧气呢? 我们该如何计算所需燃料的质量呢? 精 益 求 精 有目标,才有方向! 2.通过建构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模型,并能准确计算火箭上升一定高度需要的小苏打的质量,初步建立化学变化中的定量研究思维。 学 习 目 标 3.通过控制食醋和小苏打粉末的用量进行平行实验,能得出火箭升空最佳的反应物料比,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1.通过迁移所学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联系实际因素,能选择合适的气火箭动力原理,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视角。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课堂总结 当堂检测 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法 01 02 03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法 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法 氢气的爆炸极限在4%-75%,危险性较高。 硫酸和盐酸具有腐蚀性,安全性较低。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火箭的底座烧毁,可控性较低。 生活中的物品小苏打和食醋 任务一:综因素,选原理 如果要在实验室制作“气火箭”模型,你可以用哪些化学原理制取气体? 综合考虑: 哪个原理是 气火箭动力的 最佳选择?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课堂总结 当堂检测 评价一:自我评价 评价一 评价二 评价三 目标一 评价一 任务一: 选择原理 学习过程评价量表 评价量规 评价等级 进阶措施 能迁移所学、正确选择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能联系实际因素选择合适的气火箭动力原理,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视角 火箭巨匠 二次过关、 自我思考、 请教同学、 请教老师 能迁移部分所学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能选择合适的气火箭动力原理,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视角 火箭学者 旧知遗忘,不能选择合适的气火箭动力原理,不能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视角 火箭小白 发散思维: 1.哪些因素会影响“气火箭”飞行的高度? 气体质量 气体速度 气体体积 ...... 2.如何根据气火箭喷出气体的质量, 计算出所需小苏打和醋酸的质量呢? 任务二:分步骤,建模型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课堂总结 当堂检测 任务二:分步骤,建模型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课堂总结 当堂检测 复习回顾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定性 定量 物质质量比(2×2)︰(16×2)︰[2×(2+16)] 即 1 ︰ 8 ︰ 9 微观粒子个数比 2 ︰ 1 ︰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2H2+O2 2H2O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氢气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分步骤,建模型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课堂总结 当堂检测 长征五号火箭助推上升时,氢气与氧气燃烧能产生巨大推力。当燃料仓填充40 kg燃料时,试计算助燃剂舱理论上应填充多少氧气呢? 燃料燃烧中的定量关系 微观 微观粒子个数比 实际质量比 2 ∶ 1 4 ∶32 40kg ∶ kg 宏观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理论质量比 2H2+ O2 2H2O 质量关系(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 任务二:分步骤,建模型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课堂总结 当堂检测 微观理论质量比 = 宏观实际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 客观事实 描述 理论质量比和实际质量比有什么关系呢? 释疑 2H2+ O2 2H2O 微观 实际质量比 4 ∶32 40kg ∶ 320kg 宏观 理论质量比 4 ∶32 = 40kg ∶ 320 kg 计算依据 计算前提 任务二:分步骤,建模型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课堂总结 当堂检测 例1. 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解 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 O-16 K-39 Mn-55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