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3482

2025年高考复习二轮专题突破(十四) “能量与动量”实验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793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解析,原卷版,专练,实验,能量与动量
    专题解析:(十四) “能量与动量”实验专练 1.某同学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除了图(a)装置中的器材之外,还必须从图(b)中选取实验器材,其编号是_____; (2)图(a)中该同学将要释放纸带,其操作不当之处是_____; (3)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50 Hz交流电,并且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计算打下计数点7时纸带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打点计时器可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的距离,不需要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故选③。 (2)操作不当之处是,释放时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3)计数点周期T=5×0.02 s=0.1 s 打计数点7时纸带速度的大小为v== m/s≈0.293 m/s 因读数误差,则结果在0.290 m/s~0.295 m/s范围内即可。 答案:(1)③ (2)释放时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3)0.293(0.290~0.295均可) 2.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来测量一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另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木块B相连。开始时两木块均静止不动,细绳拉直且与桌面平行,由静止释放木块B后,系统一起做加速运动,直到B落地,最终木块A停在桌面上。 (1)根据以上过程,设计者只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有关量,就能求出木块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填物理量及相应符号); (2)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 解析:(1)设A、B两木块的质量均为m,当B下落h时落地,此后A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设整个过程中A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为s,则在B下落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则有mgh-μmgh=·2mv2 当B落地后,A在滑行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则有 mv2=μmg(s-h) 解得μ= 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木块B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h以及木块A在桌面上滑行的总长度s。 (2)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木块B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h  木块A在桌面上滑行的总长度s (2) 3.某同学打算在家中利用能找到的器材来研究动量定理,实验设计如图(a)所示,将小球在固定刻度尺的旁边由静止释放,用手机连拍功能拍摄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图(b)为利用图片得到各时刻小球的位置与小球初始位置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手机连拍频率为f,查阅得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质量为m。 (1)小球在位置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2)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刻度尺应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B.选择材质密度小的小球 C.选择材质密度大的小球 D.铅垂线的作用是检验小球是否沿竖直方向下落 (3)取小球在位置2~4的过程研究,则验证动量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4)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大于动量的增加量,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____ _____。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则有v2==。 (2)刻度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测量才精确,A正确;密度大的小球相较密度小的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影响更小,测量误差更小,B错误,C正确;铅垂线的作用是为了保持刻度尺是竖直状态,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必沿竖直方向下落,D错误。 (3)动量定理表达式为F合t=mv末-mv初 在此处即为mgΔt=mv4-mv2 其中v4=,又Δt=2· 联立解得=-。 (4)小球下落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会使得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大于动量的增加量。 答案:(1) (2)AC (3)=- (4)空气阻力影响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并测量小车(含遮光条)的质量。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游标卡尺对遮光条的宽度进行了测量,读数如图(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