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孟德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复习回顾 基 因 基 因 基 因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D d 减数分裂的核心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萨顿的假说 实验材料:蝗虫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杂交过程中 保持:_____ 也有:_____ 体细胞中存在形式 _____存在 _____存在 在配子中 只有成对基因中的_____ 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_____ 体细胞中的来源 成对中的基因 一个来自____一个来自____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____一条来自____ 形成配子时 组合方式 等位基因:_____ 非等位基因:_____ 同源染色体:_____ 非同源染色体:_____ 成对 成对 一个 一条 母方 母方 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 完整性和独立性 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分离 分离 父方 父方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主要存在哪些平行关系? 科学研究方法 看不见 染色体 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推理 基因 看得见 类比 平行关系 类比推理法 D d D d ———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要实验的检验 正因为类比推理的非必然性,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 代的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强烈质疑 摩尔根的疑惑: 我不相信孟德尔,更难以相信萨顿那家伙毫无事实根据的臆测! Thomas Hunt Morgan (1866-1945)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有什么好处? Thomas Hunt Morgan (1866-1945) 1. 易获得,成本低 2. 易饲养 3.繁殖快 4. 后代多,利于统计分析 5.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6. 染色体数目少,易观察 “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 果蝇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3对(6条):Ⅱ,Ⅲ,Ⅳ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如何表示? 雄:3对(6条)+XY 雌:3对(6条)+XX 指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指与性别决定没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 果蝇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应该如何表示? 雄:3条+X 或 3条+Y 雌:3条+X 注: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 思考:性染色体是否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男性染色体图 女性染色体图 思考:性染色体是否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X X Ⅰ Ⅱ Ⅲ 非同源区段: ①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 ②基因只存在Y上(Ⅲ区段) 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同源区段: 基因的书写方法 雌性: 雄性: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DD、Dd、dd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基因写在右上角 雄性: 雌性: 雄性: 性染色体 Ⅰ、Ⅲ Ⅱ XDXd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同时书写时,常染色体写在前,性染色体写在后 雌性: Y 教材P32 拓展应用 这一套染色体携带着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教材P29 问题探讨 这一套染色体携带着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其他常染色体多一条直接导致受精卵致死 教材P32 拓展应用 1.摩尔根选用了什么作实验材料?为什么? 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哪种是显性性状?为什么? 3.F2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4.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有什么特点? 5.根据白眼性状的遗传特点,摩尔根作出了什么假设? 6.摩尔根如何对他的假设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假说———演绎法 阅读教材P30-P31,回答以下问题: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3 : 1 P × 白 雄 红 雌 F1 红 F2 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