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单元素养综合练 (2024·山东卷)平贝(下图)是一种鳞茎入药的名贵中药材,生长周期长,种植投入大。黑龙江省铁力市H村平贝种植历史悠久。在起收平贝后,村民将大鳞茎出售、中小鳞茎作为种茎分级分区栽植,实现逐年轮流起收。起收的鳞茎附着大量泥土,过去村民常在河中手工清洗鳞茎。近年来H村新建了沉淀式自动清洗场,将清洗鳞茎后沉淀的泥土重新还田。在H村的带动下,铁力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平贝栽培和集散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逐年轮流起收”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产品损耗 B.应对市场风险 C.保护种质资源 D.降低劳动投入 2.与传统清洗方式相比,采用沉淀式自动方式清洗鳞茎有利于( ) A.提高清洗效果 B.减少清洗工序 C.保持土壤肥力 D.提高产品品质 3.为打造全国平贝产业高地,铁力市宜重点布局 ( ) A.医疗器械企业 B.医药制造企业 C.食品加工企业 D.农机装备企业 西海固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地带,平均海拔1 500米以上,农业生产长期依赖黄河水灌溉。当地村民在专家的带领下种植反季节上市的双孢蘑菇以致富。双孢蘑菇属于低温菌类,不耐严寒,播种后30~40天采收上市。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发展种植业最大的限制性因素为( ) A.土壤 B.水源 C.热量 D.光照 5.当地村民生产的双孢蘑菇上市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近年来,该地区发展了平菇、香菇等多种低温菌类产业,其主要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 B.提升双孢蘑菇销量 C.拓展市场 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4·广东卷)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 ) A.土壤更贫瘠地区 B.黄河两侧平原区 C.暖湿化加剧地区 D.贺兰山高海拔区 8.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大量回流 ②政策支持与激励 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 ④旺盛的市场需求 ⑤适宜的气候条件 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2024·全国甲卷)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据此完成9~10题。 9.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 ) 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地下水位 C.提高土壤温度 D.控制土壤侵蚀 10.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 ) A.营造景观 B.积蓄水量 C.沉淀泥沙 D.提高水温 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 1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12.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A.生产款式多样的产品 B.扩大生产规模 C.打造自主品牌 D.增强国际影响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一是部分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原有的产业链条被打断;二是智能时代某些可用机器的高端制造业重新回流至美国、西欧地区。据此完成13~15题。 13.中国部分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政策优惠幅度大 B.生产成本较低 C.交通条件改善 D.投资环境优化 14.从短期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财政收入下降 ②劳动力素质下降 ③房产价格下降 ④城镇失业率上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针对高端制造业重新回流至美国、西欧地区的现象,中国应当( ) A.加大政策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