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4285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3章第1-2节 单元学习评价(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2134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学习,评价,教版,科学,八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第1-2节 单元学习评价(教师版) (满分100分,作业时间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正确的(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按体积分数由少到多的顺序分别是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稀有气体,氧气,氮气。故答案为:④③①②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气量少,吸氧是为了供给人类呼吸。因此此气体是氧气。 3.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液氧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D.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答案】B 【解析】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选项说法正确;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可以证明氧气能溶于水,但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液氧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助燃剂,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主要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二者沸点不同,因此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4.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D.双氧水水+氧气 【答案】B 【解析】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5.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浓硫酸 【答案】C 【解析】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说明加入了物质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6.有些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决定了实验的成功和安全。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将试管固定好,再放置酒精灯的位置 B.先向试管中加高锰酸钾,后检查气密性 C.先将导管伸入集满水的集气瓶,后加热 D.先从水槽里将导管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答案】D 【解析】 A、先放置酒精灯的位置,再将试管固定好,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高锰酸钾,以避免装入高锰酸钾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先加热,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满水的集气瓶,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先从水槽里将导管移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