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4367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3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自强不息,中国人,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
  • cover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案 一、教学背景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本节课选自新教材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中的第五课《人生当自强》的第二框《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青春的情绪、情感等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前一框中学习了自强的含义和作用等基础知识。通过对《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自强不息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为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目标提供精神动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后续学习其他道德与法治内容奠定基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 政治认同 了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培养爱国情怀。 2. 道德修养 理解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自觉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3. 法治观念 明白在践行自强不息精神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的过程中,做到合法合规。 4. 健全人格 通过学习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事迹,培养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5. 责任意识 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主动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在新时代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培养自己自强不息的品质。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强不息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践行,做到知行合一。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个人的自强不息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到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嫦娥系列探测器月球探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一系列伟大成就,同时配以激昂的音乐和解说。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的心情如何?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你们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如激动、自豪等,并回答感受到了一种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震撼的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体现,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引发学生对自强不息精神的思考。 2.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活动:展示一些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故事图片,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司马迁著《史记》等,并结合图片详细讲述这些故事。然后提问学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你们能总结出自强不息精神有哪些表现吗?”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一步讲解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