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4712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2024年人教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173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2024年,中国历史,上册,七年级,学年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目标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意识。(时空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具体的历史时空框架下发生的,学会在不同时空维度下分析考察其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史论结合,论证“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使学生认识到北方民族大交融是时代发展潮流,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在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时空框架下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 学会在不同时空维度下分析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讲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退为进迁都洛阳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人物故事,使学生初步认识北魏孝文帝这一伟大的历史人物,感受他的智慧与果敢,引出本节课的核心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此事件为原点向前向后展开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背景短时段 (教师活动)简单讲解北魏政权的建立、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进程。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年代尺从北魏建立到北魏统一北方,出示历史地图《北魏统一北方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分析统一北方后的北魏政权遇到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步六孤)睿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崔浩(381—450),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身历北魏太祖、明元、太武三世,筹谋划策,参与军国大计,官至司徒,为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因其在主持编修的《国史》中替拓跋家族找出汉人祖先,引起了鲜卑贵族的不满。450年,因“国史之狱”被处死。'国史之狱'当属拓跋鲜卑守旧贵族势力暴力抗拒汉化进程的事件。 ———摘编自高照明《从国史之狱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中的文化冲突》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获取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在民族融合中仍有较大的文化冲突,在基础上理解孝文帝改革正是对此问题的应对。 (承转)接下来我们拉长视野把改革放到更长的时空维度中观察,就会发现民族交融在十六国时期已经存在。 (二)改革背景(长时段) (教师活动)出示公元4-5世纪的历史年代尺,历史地图《东晋前秦形势图》,简单讲解十六国和前秦的历史。 (设计意图)运用年代尺和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片段《淝水之战》,引导学生从民族交融的角度寻找战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十六国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向,淝水之战的失败反映出民族交融不够充分。从长时段看,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作出的正确应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教师活动)出示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史料,提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材料三(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北史·魏咸阳王禧传》 材料四 材料五 材料六 为了使鲜卑贵族懂得门第的重要性,孝文帝为他的六个弟弟聘妇。所聘之妇均出八族及清修之门(汉族贵族)。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使学生对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短时段的影响 (教师活动)出示史料,讲述孝文帝的太子因反对改革,被处死的历史故事。讲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