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新课导入 根据表述,配对合适的诗词。 诗词对对碰 前方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但我依然昂首前行。 追求美好的事物是我心中所爱,即使为此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因为我懂得百姓的苦难,比这泪水更沉重。 在一片混沌中,我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导入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首位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他以《离骚》《九章》《天问》等作品奠定了“楚辞”的基础,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屈原一生以忠贞爱国、坚持理想著称,其悲剧命运与高尚品格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1)从屈原的诗词和故事,思考你从中感受到的人文精神。 (2)这些人文精神在今天还有价值吗? 爱国忧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这些人文精神是滋养民族灵魂、激励奋进的宝贵财富。 (1)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人文精神是通过什么方式流传至今的? (2)依据材料,分析传承人文精神的原因。 新知探究 材料一:《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简单而深刻的话语,已成为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古代的敬老爱幼礼仪,如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行礼问安,这一传统礼仪已成为中华民族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坚实纽带。 材料三:古典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以其优美的旋律,描绘出江南春夜的迷人景色,无数文人墨客在聆听后诗兴大发,以文字记录感悟。 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原因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的作用。 知识小课堂 新知探究 启思导行 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不倒的精神支撑,有其独特的价值。 ( 结合视频思考,进入新时代我们该怎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呢?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释义: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新知探究 (1)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这两句话它们蕴含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释义:世间万物都在竞相生长繁育,但彼此之间并不产生妨害;各种道理、规律或道路同时并存,却不会相互冲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和谐思想 新知探究 找一找 结合自身实际, 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和谐思想的?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新知探究 “枫桥经验,中国枫景” (1)视频中不同地区矛盾各有不同,为何枫桥经验仍能发挥作用 (2)这给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什么启示? 我们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合理的社区广场管理方案,平衡各方需求。 新知探究 学以致用 光明社区广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承载着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期待,但因各方利益的差异,广场的使用常常引发矛盾与冲突: 我们想在广场上跳跳舞,散散步,锻炼身体。 广场客流量大,我们想进行促销活动或摆摊经营。 我们想在广场上能举办音乐会、看露天电影或进行体育活动,丰富娱乐生活。 类别 具体方案 分区管理 功能分区:健身区、娱乐区、商业区 时间安排 时段分配: 早晨:(6-8点)老年人;下午(14:00-18:00)商家;(19:00-21:00)年轻人 弹性管理 根据实际需求和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