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8020

政史地实验班培优《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3129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史地,实验班,培优,地球上的水,单元,试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哈密市第十五中学政史地实验班培优《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读雨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回答2~3题。 2.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系统只适用于缺水地区 D.该系统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3.下列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 C.光照强 D.气温高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回答4~6题。 4.大规模造林前,该流域(  ) A.气温年较差比较小 B.植物年蒸腾量较大 C.降水年内变化较小 D.土壤年蒸发量较大 5.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 B.土壤含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 6.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 ①遮阳降温 ②减小风速 ③吸尘固沙 ④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某实验设置四种下垫面,即绿地、环保透水混凝土砖铺装、草皮空心砖铺装和不透水釉面砖铺装,对各下垫面进行降雨、径流模拟,记录一定时间内的下渗量。下图为四种下垫面累积土壤入渗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 7.四种下垫面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发 8.为美化环境并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城市下垫面最宜选择(  ) A.草皮空心砖 B.环保透水混凝土砖 C.不透水釉面砖 D.绿地   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实验(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9~10题。 9.该实验中排水孔出水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下渗 D.地下径流 10.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则会(  ) A.减少城区的植物蒸腾量 B.加剧城区大气污染 C.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增加城市内涝发生概率  下图表示大洋表层沿不同纬度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11~12题。 11.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太阳辐射能 D.波浪能 12.据图可知(  ) A.①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B.②为海水表层盐度分布 C.③为海水表层密度分布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某海湾冬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统计发现积雪日数与海冰冰情密切相关,积雪日数多,海冰冰情严重。2011年该海湾跨海大桥竣工,大桥全长41.58 km,共有桥墩864个。大桥建成之后,该海域海冰冰情及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该区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3~15题。 13.一般年份图中四个地点初冰日期最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该区域积雪日数多,冰情严重的原因是(  ) A.大气保温作用强 B.雪落入海洋融化吸热 C.地面辐射强 D.冬季风强劲 15.跨海大桥修建后,该海域海冰及空间分布的变化是(  ) A.跨海大桥降温速度快,导致海域温度降低,冰情加重 B.跨海大桥阻挡冬季风,风力减弱,冰情减轻 C.跨海大桥阻挡水流及海冰运动,加剧南北差异,海冰北多南少 D.在冬季风影响下,海冰沿桥梁运动,海冰西多东少 冰川物质平衡是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