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8623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2课时 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4882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题,人教,同步,教学,上册,九年级
    (课件网) 2.1.1 空气的组成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图片,如蓝天白云、人们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城市中的雾霾天气等。提问学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对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那你对空气了解多少呢?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空气成分的发现史(5 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图片和相关资料,简单介绍拉瓦锡的实验过程: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 12 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 1/5。他研究了剩余 4/5 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再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里加热,得到了汞和氧气,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体积。引导学生思考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0 分钟) 实验原理讲解 教师讲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装置展示 展示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装置,介绍装置的组成部分,如集气瓶、燃烧匙、橡胶塞、导管、烧杯等。 实验操作演示 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点燃红磷:在燃烧匙中加入过量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立即塞紧橡胶塞。 观察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现象分析与结论得出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以下问题: 红磷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集气瓶内压强如何变化? 为什么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误差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如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空气的组成(10 分钟) 介绍空气的成分 讲解: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现在我们知道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强调这里的成分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展示图片或视频 展示一些与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氮气用于食品包装防腐、氧气用于医疗急救、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等,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重要用途,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五)纯净物和混合物(15 分钟) 概念讲解 给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O )、氮气(N )、二氧化碳(CO )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如空气就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举例分析 列举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海水、蒸馏水、铁粉、矿泉水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