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8718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2课时 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12413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题,人教,同步,教学,上册,九年级
    (课件网) 6.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二课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珠宝店中璀璨钻石的视频,展示美丽的钻石饰品,提问:“同学们,钻石璀璨夺目,价值连城,那你们知道钻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接着展示一些石墨制品,如铅笔芯、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继续提问:“这些石墨制品和钻石看起来毫无关联,可它们却都含有同一种元素,是什么元素呢? 【教师活动】展示 C60 分子的结构模型图片,介绍 C60 分子是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又称为足球烯。讲解 C60 分子的结构特点,如具有独特的对称性和稳定性。介绍 C60 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如 C60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可作为新型超导材料,在纳米技术中 C60 可作为分子滚珠等。引导学生思考 C60 的结构与其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 C60 分子结构模型图片,聆听老师讲解,了解 C60 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前景,思考并讨论 C60 结构与性质、用途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 C60 分子的结构模型和介绍其应用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前沿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等)、C60 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强调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化学观念。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的引导,回顾知识点,积极回答问题,完善自己的笔记。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强化重点知识,加深对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4 分钟)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 金刚石 B. 石墨 C. 木炭 D. C60 石墨可以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 ) A. 可燃性 B. 还原性 C. 导电性 D. 吸附性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 A. 疏松多孔的结构 B. 很大的硬度 C. 很强的导电性 D. 可燃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 组成元素不同 B. 原子大小不同 C.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物质类别不同 【教师活动】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易错点。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听老师讲解,纠正自己的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布置作业(1 分钟)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碳单质的新用途和新的研究成果,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完成教材课后相关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实验探究、多媒体展示、讨论交流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较好地掌握了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C60 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实验探究木炭吸附性时,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在讲解 C60 分子结构和应用时,由于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讲解抽象知识时,多运用比喻、类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你对这份教案中实验环节的设计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