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9486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问题解决(1)》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3025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问题解决(1),ppt,22张,课件,师大,4课时
  • cover
(课件网) 《问题解决(1)》 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一 教学任务分析 二 学生情况分析 三 教学目标确定 四 教学过程设计 说课流程 教学任务分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4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应用型课程。教材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购物预算、行程规划等),引导学生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与实际问题结合,培养数学建模能力。本课既是对前3课时计算方法的巩固,也是后续学习复合型问题解决的铺垫,体现了“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课程理念。 教学任务分析———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具体解读: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选择有趣味性和现实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的活动中认识圆,形成相关技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创设恃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要学数学,会学数学,乐学数学,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目标确定 知识能力储备 心理特点 学生已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单价×数量=总价类问题。 四年级学生喜欢具象化的生活案例,但逻辑推理的严谨性需教师引导。 ①从复杂情境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的能力不足;②对“分步解决、层层递进”的解题策略缺乏系统训练。 存在困难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步乘法问题的解题策略,能正确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从复杂情境中筛选有效信息,理解两步运算之间的逻辑关系。 1、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现实情境中的多条件问题,学会用分步计算策略解决需要两次乘法运算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维发展:经历“阅读问题—提取数据—列式解———检验反思”的全过程,提升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超市采购案例贯穿全程)、问题链启发法(设置阶梯式追问)。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4人一组搭配学力梯度)、思维可视化工具(流程图记录解题步骤)。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态呈现“学校食堂采购蔬菜”情境动画 2、探究任务单:包含分层问题组(基础题→变式题→拓展题) 3、实物教具:蔬菜价格卡片、小组积分磁贴 教学过程设计 新知探究 分类归纳 合作探究 深度思考 课堂小结 过程重新 作业布置 逐级达标 情景引入 引起思考 情境导入 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可以先计算2台铺路机1天的工作量。 450×2=900(m) 900×40=36000(m) 探究新知 再算2台铺路机40天铺路多少米。 1 36000m=36km 450×2×40 =900×40 =36000(m) 综合算式: 450×2=900(m) 900×40=36000(m) 还有其他方法吗? 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还可以先算1台铺路机40天铺多少米。 450×40=18000(m) 18000×2=36000(m) 再算2台铺路机40天铺路多少米。 36000m=36km 450×40×2 =18000×2 =36000(m) 综合算式: 450×40=18000(m) 18000×2=36000(m) 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方法二:450×40×2=36000(m) 方法一:450×2×40=36000(m) 答:这条公路长36km。 36000m=36km 36000m=36km 两种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对应练习 有线电视安装队给白兔镇村民安装闭路电视,计划每天安装120户,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