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9496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笔算乘法(2)》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3741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笔算乘法(2),ppt,22张,课件,师大,3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笔算乘法(2)》说课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3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在前两课时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问题。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如购物、运输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规范的计算步骤,为后续学习小数乘法及解决复杂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乘法运算从简单到复杂的关键过渡环节,既巩固了乘法的基本算理,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计算习惯。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经验,但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仍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计算习惯不足:容易忽略进位标记或忘记累加进位值。 算理理解模糊:部分学生机械记忆计算步骤,缺乏对“进位叠加”过程的深层理解。 兴趣差异:部分学生对重复性计算易产生枯燥感,需通过情境化教学激发兴趣。 教学目标 1 2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规范书写竖式。 通过操作和讨论,理解“连续进位”的运算逻辑,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 重点 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步骤。 正确处理多次进位后的数值叠加,避免漏加或重复进位。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 引导观察法 实践操作法 观察发现 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法 教法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进位过程)、计算卡片、情境图片(商品价签)。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标记进位)、小组任务单。 教学过程 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情景导入 引入新课 学习迁移 拓展升华 回顾总结 探究新知 情境导入 脐橙, 因为长花的地方像人的肚脐眼,顾而得名。 脐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类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具有分解脂肪、清火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 张阿姨每时采摘120kg脐橙。李叔叔每天 包装304筐脐橙。 (1)张阿姨30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5 120×30= ①独立计算 ②小组交流 探究新知 120×30= 1 2 0 × 3 0 0 0 0 3 6 0 3 6 0 0 我这样计算。 1 2 0 × 3 0 3 6 0 0 所以我先算12×3得36,然后在36后面添两个0。 3600(kg) 答:张阿姨30时采摘脐橙3600kg。 12个10乘3个10, 可得36个百。 1 2 0 × 3 0 3 6 0 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2.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张阿姨每时采摘120kg脐橙。李叔叔 每天包装304筐脐橙。 (2)李叔叔18天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5 304×18= ①独立计算 ②小组交流 0乘任何数都为0, 注意无进位时0占位。 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要漏乘。 3 0 4 × 1 8 2 4 3 2 3 0 4 5 4 7 2 5472(筐) 答:李叔叔18天一共包装脐橙5472筐。 3 10 乘304的积 …… …… 8 乘304的积 0 0 304×18= 1. 红星机器厂加工一批零件。 每天加工的数量(个) 工作的时间(天) 一共加工的数量(个) 老李 234 23 老张 429 36 小王 287 42 5382 12054 15444 对应练习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1、采用“接力发言”形式,每人说一条本节课的收获(如“我知道了进位要逐级累加”)。 2、教师提炼: 板书思维导图,归纳连续进位乘法的关键步骤:“一乘、二记、三加、四对齐”。 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52页第3题(计算题)。 选做题:调查家中3种物品的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并尝试用竖式验证。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满足差异需求,实践任务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2)———连续进位 步骤: 1. 一乘:逐位相乘 2. 二记:标记进位 3. 三加:叠加进位值 4. 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