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9528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家国情怀 基础梳理课件 (4份打包)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870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情怀,打包,4份,课件,梳理
    (课件网) 第 12 课 清 贫 第 12 课 清 贫 作家 作品 方志敏,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1935 年 8 月 6 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慷慨就义。代表作品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会认字 第 12 课 清 贫 第 12 课 清 贫 多音字 hè(威吓) xià(吓人) 吓 续表 chuán(传世宝) zhuàn(传记) 传 第 12 课 清 贫 词语 积累 朴素 筹集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热望 铜板 抛掷 凶恶 威吓 企望 山坞 清贫 词语 辨析 近义词:朴素———俭朴 筹集———筹措 企望———希望 舍己为公———大公无私 反义词:清贫———富裕 朴素———奢侈 相信———怀疑 舍己为公———假公济私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词语 辨析 相似词释义:猜疑———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 侧重表现不相信、不信任。 例句 根本没有这种事,你不要胡乱猜疑。 猜想———猜测;凭主观估计。 侧重表现推测、估计。 例句 我猜想他跟这件事有关。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词语 辨析 词语归类:ABAC 式词语:一点一滴 无忧无虑 不慌不忙 绘声绘色 词语搭配:(朴素)的生活 (凶恶)的眼光 (惊异)的目光 (唯一)的财产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佳句品味 1.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解读 这句话概括了“我”的生活特点,总起全文,照应文题,暗示清贫。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佳句品味 2.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解读 “……而……”表示转折,“颇似奇迹”和“每个”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共产党员的美德。“伟人”本义是指伟大的人物,而这里指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充满了讽刺意味。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佳句品味 3.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 解读 这是对国方兵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他们贪婪的丑态。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佳句品味 4.“哼! 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解读 从“我”的语言和“微笑”“淡淡”的神态中可以体会到“我”的临危不惧与从容淡定。“一个铜板都没有存”充分体现了“我”的清贫。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佳句品味 5.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解读 这句话铿锵有力,收束全文,紧扣题目,点明主题。说明这种清贫、艰苦朴素使革命者们战胜了许多困难。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写“我”一向过着清贫的生活。 第二部分(2~8):写“我”被俘后的一桩趣事。 第三部分(9):写“我”家里唯一的财产。 第四部分(10):写清贫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法宝。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中心主旨 本文作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他们一个铜板都没搜到,只搜出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的故事,赞扬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重点 难点 1. 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方志敏的清贫?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被俘时,他的身上只有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家里唯一的财产就是暑天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这些地方都说明了方志敏的清贫。 我感受到了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的革命情操。 续表 第 12 课 清 贫 重点 难点 2. 课文中的“清贫”有何含义? “清贫”指清廉、贫穷。文中的“清贫”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