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9800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19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3498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历史,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19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导入新课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明清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非常萧条。 (2)社会的大动荡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明清初期社会发展状况如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清朝前期,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②在兴修水利方面,清政府对黄河、淮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四点: ①耕地面积增加,人口迅速增长;②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广; 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④重视兴修水利。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①棉纺织业:明朝时,逐渐从南方向北方推广。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手工业生产基地。松江是棉纺织业中心。②丝织业:苏州是丝织业中心。③制瓷业:景德镇是制瓷中心。④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行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明代青花扁壶 清粉彩花瓶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妆花绸单蟒袍 手工业品种的繁多,而且产品非常精良。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机户出资,织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①明清时期,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商业网络。 具体表现: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大量销往国外,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 ②在商业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他们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具体表现: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贩卖粮食、食盐、绸缎、茶叶等,后来主要经营货币金融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主要从事食盐、粮食、绸布、茶叶、木材、典当等行业的经营。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三 人口的增长 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呢 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康熙末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丁银总额固定下来,新增加的人口不需要额外交税。雍正年间,进一步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征收,大量隐匿人口得以重现,这就是所谓的“摊丁入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项重要赋税制度改革。这一改革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呢 三 人口的增长 三 人口的增长 板书设计 1.《中华文化史》一书中指出:“列朝帝王都耕籍田,祀社稷、祷求雨、下劝农令,以‘天子亲耕’‘后亲蚕’之类的仪式和奖励农事的政令鼓舞天下农夫勤于耕作。”材料在此说明的是统治者( ) A.巩固统治的经济基础 B.安抚民心的政治作秀 C.专制主义的愚民政策 D.以农为本的治国之道 2.雍正年间,“凡有可垦之处,听民自垦自报,官吏不得勒索、阻挠”,为鼓励陕西无业民人去宁夏垦荒,清廷给予路费,每户按百亩永为世业。这反映了该时清政府( ) A.大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