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39845
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7240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9张
,
历史
,
七年级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课件网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导入新课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体现的中和、凝聚、向心、多元一体文化传统,也反映了明清的时代特征,那一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呢 一 科技利民生 一 科技利民生 一 科技利民生 1800多种药物、27年努力、61岁成书 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对医学兴趣浓厚;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于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 一 科技利民生 《农政全书》六十卷,明徐光启撰。光启有《诗经六帖》,已著录。是编总括农家诸书,裒为一集。凡农本三卷,皆经史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后六卷则为《泰西水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 科技利民生 一 科技利民生 《天工开物》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观念? 1.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和观念。 2.体现了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具有一定的近代气息。 一 科技利民生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天工开物》序言 宋应星为什么要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金银珠宝置于最后 明朝时,中国仍为农业社会,视农业为根本。自古“士农工商”,农业为先,此编排彰显作者重农思想,认为农业是国家稳定与繁荣的基石。 二 建筑促民融 图中两个建筑分别是什么 有着怎样的地位 长城与故宫;民族的象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二 建筑促民融 二 建筑促民融 “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宣府镇志(宣府是明朝沿长城设置的四大军事重镇之一)。 明长城除了军事功能,还具备什么功能 还具备促进经济交流、促进民族交往的功能。 二 建筑促民融 三 思想启民智 请同学们根据邮票上的信息,将思想家所处时期进行划分,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观点。 三 思想启民智 明朝中期———王守仁;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王守仁: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王夫之:认为社会是发展的、进化的,不能泥古不化、厚古薄今。 三 思想启民智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抓到一个盗贼,出于心中正义,他对贼人讲了一番关于良知的道理。但盗贼听后并不为所动,反而轻蔑地问他:“请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正值大热天,他叫盗贼脱光了上衣后,将裤子也脱掉。这时贼犹豫了,觉得这样做不太好。他向贼人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 三 思想启民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出现新变化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①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加强。②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四 文艺抒民意 四 文艺抒民意 四 文艺抒民意 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新的以市民为主体的读者群形成,这带来了个性的张扬和对人欲的肯定。而在上流知识界……提倡压抑人性,加上繁苛的文字狱,实际上在文学中形成了一种对立,明清文学就是这种对立的产物。 ———袁世硕《中国文学史》 结合之前所学内容,分析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九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课件+学案(2025-04-22)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二十五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件+学案(2025-04-22)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六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件+学案(2025-04-22)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七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件+学案(2025-04-22)
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第十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学案(2025-04-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