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是什么? 基因在那里? 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的? 4.基因的表达 3.基因的本质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遗传因子的发现 5.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6.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遗传和进化 必修二教材编排思路 问题探讨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颗粒 遗传 融合 遗传 讨论: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粉色。 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问题探讨 颗粒 遗传 融合 遗传 讨论: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你的证据有哪些 不同意。 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1822-1856 出生于奥地利, 21岁做修道士, 29岁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1856-1864 在修道院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豌豆实验, 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1865-1884 43岁宣读《植物杂交实验》, 去世15年,论文发表。 35年后,得到认可。 两大贡献 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基因) 发现两大遗传规律(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奥秘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01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雌花 雄花 豌豆是自花传粉、 1 也叫自交: 同一植株的花粉落到自身雌蕊上的传粉。 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玉米雌雄同株 异花传粉 自交 杂交 单性花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传粉示意图 自花授粉 柱头(接受花粉) 花药 (产生花粉粒, 含有雄配子) 种子 两性花 豌豆花的结构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 相对性状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便于统计分析,结果可靠,偶然性小) 花较大,容易进行人工杂交。 4 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较多 3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孟德尔做的是杂交实验,此时应如何处理? 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 高茎的花 矮茎的花 提供花粉(精子) 提供胚珠,接受花粉(卵细胞) 父本♂: 母本♀: 步骤:①去雄→②套袋→③传粉→④再套袋 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采集花粉 豌豆花是自花传粉,怎么排除自花雄蕊的花粉干扰? 母本♀ (雄蕊未成熟时) 母本:提供雌配子 父本:提供雄配子 ③人工异花传粉 采集花粉 ♂ 杂交获得的种子 ② 套袋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母本雌蕊成熟) ♀ ① 去雄 ④ 套袋 子代植株 人工异花传粉过程 点拨: 防止自花传粉 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①去雄 ②套袋 ③人工授粉 ④再次套袋 × ♂ ♀ 高茎 高茎 P 矮茎 F1 ♀ ♂ 矮茎 高茎 × 高茎 正交 子一代都是高茎 反交 正交与反交是针对于同一组亲本而言的,如果♀P1×♂P2是正交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