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基因在哪里? 悠悠百年,寻寻觅觅 怀疑、争论、推理﹍﹍ 最终是观察和实验, 探明它神秘的踪迹! 2.3 伴性遗传 5分钟默写 复习巩固 1.分离定律 2.自由组合定律 疑问导入 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讨论 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同呢?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据调查,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遗传病,患者常表现出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但这种病与红绿色盲不同,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一种致病基因为隐性,另一种致病基因为显性,因此,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同。 一、伴性遗传 概念: 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联系,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 性别 基 因 性状 决定 决定 (一)XY型性别决定方式: 一、伴性遗传———性别决定 亲代 配子 受精卵 子代 雌性:44+XX 雄性:44+XY 44+XX 44+XY 伴性遗传———性别决定 (一)XY型性别决定方式: 图2-12 人类X、Y染色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1098个基因) (78个基因) X Y X和Y同源区段 X、Y非同源区段Ⅱ X、Y非同源区段Ⅰ 伴X染色体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和Y染色体遗传 除性别决定基因,人类的性染色体还携带着许多控制其它性状的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反之亦然。 一、伴性遗传———性别决定 【例】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 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 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分别是 ; 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 分别是 ; 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分别是 。 3 5 7 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人、其它哺乳动物、果蝇等; 部分雌雄异株的植物 AA Aa aa XAXA XAXa XaXa XAY XaY XAXA XAXa XaXa XAYA XAYa XaYA XaYa 一、伴性遗传———性别决定 (二)ZW型性别决定方式:鸟类、蛾蝶类等 雄性: 同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两条Z染色体。(ZZ) 雌性: 异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Z和W两条染色体。(ZW) 一、伴性遗传———性别决定 (三)其他性别决定方式 P32在自然界,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来的,如蜜蜂中的雄峰等。这些生物虽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但它们仍能正常生活。 ♀:2n=32 ♂:n=16 ♀:2n=32 蜂王 雄蜂 工蜂 受精卵发育 卵细胞直接发育 强化记忆:伴性遗传的概念 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联系,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是怎样被发现的? 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 1792 年,英国人道尔顿(J. Dalton,1766—1844)在观察一朵花时发现了十分奇怪的现象:这朵花在白天和晚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更令人惊讶的是,只有他和他的弟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其他人却说这朵花始终是粉红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道尔顿决心弄清楚原因。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他发现自己和弟弟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是一种色盲现象,为此,他发表了论文《有关色觉的离奇事实———附观察记录》,成为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后来他从事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化学史上著名的“原子论”。由此可见,善于发现问题、执着地寻求答案,对于科学研究是多么重要! 二、伴X染色体隐性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