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2024版七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下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2 范围:第1-3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家国情———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对下面“活动开场白”中的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撑,这份家国情怀至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勇毅前行。家,是我们治愈疲①____ (惫 辈)的温馨港湾;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辽阔疆域。 惫 家,为我们提供了②____(滋 兹)养生命的土壤;国,为我们筑起了抵御风雨的屏障。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根深蒂( )固 屏( )障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滋 dì pínɡ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二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材料三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探究结果:_____ _____ _____ (示例)个人的理想选择要考虑国家的需要;一个爱国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用在为国家上;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家国情怀有关的文字,中间有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哪类人最有风骨和气节?_____。_____,_____。_____。风骨和气节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底蕴和基调。 ①更富有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更具有担当自觉和正义良知,是引领时代走势的先进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②沧海横流,方显风骨原态和气节本色 ③其主要原因在于文人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忠恕等思想的滋养、教化和熏陶,掌握世道人心的症候和趋向,知晓救国济民的策术和路径 ④翻阅典籍检索史书,不难发现危难之际高昂头颅、坚挺脖颈的还是弘扬“三不朽”的文人 ④ ③ ① ② 【解析】根据上一句的提问可知,④衔接最紧密,回答问题;③阐述原因;①补充说明;②总结。故排序为④③①②。 4.小组成员想将下边这幅图片作为校报“家国情———专版的插图,但又不太了解这幅图片的内涵,请你帮忙解释。(4分) 示例:图片中的“家国情———四字点明了主题,能够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图片中的长城城墙与烽火台象征着我国稳固的国防以及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图片中的麦穗与五颗星象征着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共建美丽祖国。(意思对即可)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家国情怀始终是古代文人作品中吟唱的主旋律。岑参《逢入京使》中的 “①_____,②_____”,饱含了他报国与亲情两难的复杂情感;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③_____,④_____”,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巾帼英雄木兰基于家庭现状,经过认真考虑,决定“⑤_____,⑥_____”(《木兰诗》),忠义两全;陆游《十一月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