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0237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75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同步练习 1.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这说明阿拉伯人 A.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 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佛法无边。文中梵天之国的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西海洋文明的代表 B.基督教为国教 C.建立森严的种姓制度 D.传播阿拉伯数学 3.依据下面学习笔记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646年,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12世纪末,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A.奥斯曼帝国 B.印度 C.日本 D.高丽 4.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但在印度中南部扩张有限,南部德干高原诸国大都只是名义上的臣属性质。这说明笈多王朝(  ) A.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B.地方割据,政令不畅 C.多年扩张,北乱南稳 D.政局动荡,内忧外患 5.笈多帝国时期,国王常向婆罗门、佛教寺院、印度教神庙赠送大量的土地,当时,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演化出一种新的形式———大乘佛教,与传统佛教相比,大乘佛教约束较少。这从侧面反映了笈多帝国 A.宗教政策较为宽松 B.佛教势力十分衰弱 C.各种宗教融为一体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6.朝鲜王朝的考试除了每三年一次的“式年试”,还有各种不定期的“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国王还会亲临考场,例如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 A.朝鲜王朝照搬唐朝制度 B.儒学对朝鲜影响较大 C.规范选才推动社会发展 D.历代国王均重视选官 7.亚里士多德认为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求知本身而不是其他任何目的而存在,这种指向“自己”的“知”才是纯粹的科学。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具有人文精神 B.重视科学的价值 C.反对求取真知 D.坚持科学至上原则 8.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发动宫廷政变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庄园 D.大化改新 9.中世纪时,享有“东西方交流的桥梁”称号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廷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0.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1.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这户人家 A.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B.被允许与武士集团通婚 C.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吠舍 D.处于印度社会的最底层 12.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13.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14.麦蒙继任哈里发后,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索要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代欧洲典籍,并译为同拉伯文。830年,他下令在巴格达修建规模宏伟的学术研究中心———智慧宫。在智慧宫中,基督教徒、穆斯林、波斯教徒、犹太教徒等不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