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题2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水的组成的科学发展史,感受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2.通过分析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及变化,发展证据推理能力,初步形成研究纯净物组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含义,感受物质的多样性并学会利用分类的观点学习化学。 任务一:寻源--从空气组成到水的组成 加热 汞 +氧气 红色粉末 加强热 汞 +氧气 (Hg) (O2) (Hg) (O2)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方案 分 合 氢气燃烧化合成水 水蒸气的分解实验 ( ?) ( Hg、O) 任务二:读史--揭秘水的组成探究史 活动1:阅读P93科学史话,感悟科学家探究水的组成的智慧和思路 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出现了液滴。 1781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并确认大约2份体积的“易燃空气”与1份体积的氧气恰好化合成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得到“易燃空气”。他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并将“易燃空气”正式命名为“生成水的元素”,即氢。 任务三:鉴今--合成法初探水的组成 活动2:自主学习教材P91的第三段,了解氢气的性质 倒置保存收集的氢气 常温下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色态味: 溶解性: 密 度: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任务三:鉴今--合成法初探水的组成 任务三:鉴今--合成法初探水的组成 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如果混入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故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任务三:鉴今--合成法初探水的组成 现象: 文字表达式: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元素分析: 氢元素 … … 氧元素 … 氢元素和氧元素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化合反应) 任务三:鉴今--分解法再探水的组成 活动3:分组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实验 电解水实验装置 图钉(电极) 1mL注射器 收集气体 塑料杯 9V电池 简易电解水实验 任务三:鉴今--分解法再探水的组成 两电极 正极端的管内 负极端的管内 现象 比较两管 中现象差异 活动3:分组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实验 均有气泡产生 产生气体速率慢 产生气体速率快 V正极: V负极=1 : 2 任务三:鉴今--分解法再探水的组成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生成的气体? 正极端的管 负极端的管 现象 解释 ———未知的情况下,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木条燃烧更旺 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氧气支持燃烧 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氢气能够燃烧 任务三:鉴今--分解法再探水的组成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文字表达式: 元素分析: 氢元素 … … 氧元素 … 氢元素和氧元素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解反应) 任务三:固本--微观视角深探水的组成 资料: 相同条件下 气体体积比 分子个数比 氧气 氢气 宏观 微观 氢原子、氧原子个数之比 为2:1 一个水分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符号 ( H2O ) 任务三:固本--微观视角深探水的组成 活动5:结合实验事实,请同学们利用自制水分子模型,模拟水的分解 O H H O H H O H H O H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方法导引 活动6:回顾历史,结合“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