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1610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7340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变化,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概念辨析 自由放任政策 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意为“顺其自然”。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思想,1929-1933经济大危机后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代。) 宏观调控 由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始于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思想,到20世纪70年代衰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经济危机引发资本主义世界大动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各国经济建设 两极格局下社会主义建设的冲击 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弊病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市场主导 + 国家宏观调控 ▲凯恩斯 凯恩斯主义 贫富差距大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危机暴露 自由放任的弊端 国内:政府缺位导致市场无序竞争 国际: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国际经济秩序混乱 (一)原因 经济危机 实质: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之间的矛盾 { 盲目扩大生产 榨取工人利益 消费能力不足 产品相对过剩 混乱无序 国内:加强政府 宏观调控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原因 加大开支,充分就业,刺激消费 制定计划,协调发展 经济杠杆 政府 宏观调控 富兰克林·罗斯福 凯恩斯 {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经济理论。 凯恩斯主张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来管理经济,与自由放任时期,只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相对应。 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原因 1、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影响。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 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5、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原因 英国 美国 日本 加大政府在 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 增加就业机会, 刺激消费需求;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西德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 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世纪5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70年代出现不同程度的“滞涨”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表现 国内: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50—60年代:黄金时期 70年代: 经济“滞胀” 80年代:缓慢复苏 90年代:持续增长 加强国家干预 减少国家干预,实行混合经济 “新自由主义”发展 边际递减效应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表现 经济危机 转嫁危机 { 扩大出口 减少进口 国际经济组织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美元为主导的金融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 利己主义 混乱无序 国际协调 体系化 ,制度化 世界银行 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不仅大大加深了危机,而且也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章百家《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表现 2.目的: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