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1990

第五章 第二节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3912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遗传,必修,2019,科版,4份
    课时2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种群内普遍存在着变异。(2)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3)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概念1 自然选择导致适应的形成 (阅读教材P127~129,完成填空) 1.种群内普遍存在着变异 (1)种群 (2)种群内的变异 (3)基因座位: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如果n是具有2个等位基因的座位数,那么可以产生    种基因型。 2.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 (1)生物具有非常强的    能力。 (2)生物与生物之间会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生物要与干旱、寒冷等恶劣环境进行斗争,通过      ,生存下来的个体就会大大减少。 (3)具有      的个体更容易获得食物和空间,获得更多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3.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条件 (1)适应:是指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使该生物适合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 (2)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①人工选择:生物普遍存在变异→人们根据      →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变异个体→连续数代选择,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培育出    。 ②自然选择:生物普遍存在变异→影响    与繁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数代选择,有利变异被保存→    产生。      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③实例:桦尺蠖的自然选择。 [辨正误] (1)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 (2)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更容易获得食物和空间,获得更多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 (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  )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在某一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绿色和灰色两种体色的蚱蜢,下表为该物种在该地区建立工厂以前、不久以后和很久以后,不同体色蚱蜢的数量,据此分析: 时期 建厂前 建厂不久 建厂很久后 绿色个体/只 3 000 2 500 500 灰色个体/只 750 200 2 800 (1)建厂前该地是一片草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哪种体色更能适应环境?_____ _____ _____ (2)建厂很久以后,灰色个体数量占了优势,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根据上述分析,某同学建构了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概念图,请予以补充完善。 (4)上述实例说明适应不是绝对的,请分析适应具有相对性的主要原因。_____ _____ _____  物种与种群的比较 【典例应用】 例1 科学家对某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B.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C.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食物来源少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 例2 (2024·温州十校联盟高一联考)科研人员新研制了一种针对菜青虫的高效杀虫剂,但随着杀虫剂的持续使用,菜青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诱发了菜青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菜青虫种群起到了人工选择作用 C.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抗药性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D.有抗药性的菜青虫与无抗药性的菜青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概念2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阅读教材P130~133,完成填空) 1.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1)种群基因频率相关概念 ①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    的总和。 ②基因频率=×100%。 ③基因型频率=×100%。 (2)种群基因频率相关计算 ①若在一个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p+q=    。 ②若基因型AA、Aa、aa的频率分别为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