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2268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508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园时,阵阵醇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园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含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的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 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选段中提到的植物名称,除紫罗兰外,还有( )。 A.花□ B.花溶 C.花草 D.石蕊地衣 2.下列说法中( ),作为选段的主要内容最合适。 A.助手的不甚 B.花法的奇迹 C.试纸的发明 D.反复的试验 3.选段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来说明观点。 A.举例子 B.列数据 C.作比较 D.设问 4.下列选项中波义耳探寻其理的过程正确的是( )。 A.发现问题一实验研究一取得成果—提出疑问 B.发现问题一实验研究—提出疑问一取得成果 C.发现问题一提出疑问一实验研究一取得成果 D.提出疑问一发现问题一实验研究一取得成果 5.关注细节,研读深思,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扑鼻而来”,可见花香 ;“这才发现”,说明波义耳平时忙碌 ,而并不十分留意花画。从“急匆匆、走去”和“摘下、插入、急忙、冲洗、重新”等细节中可以看出,作为化学家,波义耳还是一个 和 的人。 6.事物总有正反两面,请你以此为观点,简要评价选段中那个“不慎”的助手。 快乐阅读。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盐酸溅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锐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从地衣类生物———石蕊中提取的紫色浸出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石蕊试纸,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7.选文中加点的“这一特点”指的是( ) A.波义耳经多次实验后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B.从地衣类生物———石蕊中提取的紫色浸出液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C.盐酸溅到紫罗兰的花瓣上,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变红了。 D.盐酸溅到紫罗兰的花瓣上,紫罗兰花瓣会冒烟。 8.根据选文内容补充下面表格。 人物 “?” 从“?”到“!”的过程 “!” 波义耳 紫罗兰的花瓣遇到盐酸为什么会变色? 9.回忆课文内容,作者选取化学家波义耳的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