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3.了解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 难点: 1.呼吸作用的实质。 2.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 三、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李先生酷爱花卉,因此在他的居室内,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都布置了各色花卉,有平台摆放的,还有空中垂吊的,一眼望去,一片绿意中花色纷繁,真是好不惬意。李先生认为,这些植物可以吸附灰尘、释放氧气,既更新了空气,又美化了室内环境,可谓两全其美。 你认为李先生的想法和做法对吗? 要想正确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前面我们所学习的还不够,还需要再学习一些知识。 其实,植物除了能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另外一种作用,即呼吸作用。那么,呼吸作用在植物体上是怎么表现的呢?呼吸作用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呼吸相同吗?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本节课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知讲解】 (一)呼吸作用的过程 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了用于构建植物体,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种子萌发,生命活动活跃起来,需要供给能量。下面就以种子的萌发为例,探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实验一:有机物分解时释放能量 展示实验一的对照装置。 在上课的前一天,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讨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 讲解:甲瓶的温度高,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热量》。 讲解: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由于这些热量聚集在暖水瓶中,所以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得出实验结论:在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热量,而死的种子不能释放能量。 提问:伴随着这种能量的产生,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最终转变成了什么物质?在转变过程中还需要哪些物质的参与呢? 实验二: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展示实验二的装置。 瓶中是萌发的种子。实验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什么气体? 讲解: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 讲解: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了水。 得出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分解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提问:既然植物在分解有机物时能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它们是否也类似动物呼吸那样需要吸收氧气呢? 实验三: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参与 展示实验三的对照装置。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 讨论:为什么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样? 讲解:甲瓶中蜡烛的火焰熄灭了,乙瓶中照常燃烧,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氧气,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氧气》。 讲解: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了,这是因为甲瓶里缺少氧。甲瓶里的氧到哪里去了呢?原来,甲瓶里的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科学实验证明,有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