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3353

5.1植被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62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必修,地理,高中,2019,2024-2025
    5.1 植被 一、学习目标 (一)区域认知 1. 能够识别不同区域的典型植被,了解其分布特点。 2. 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分析植被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综合思维 1. 理解植被的形成、发展和分布受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 2. 分析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反作用,建立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思维。 (三)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实地观察或案例分析,认识当地植被的类型和特征。 2. 学会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探究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人地协调观 1. 认识植被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 2.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理解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及合理的保护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 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2.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难点 1. 从自然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植被的形成和分布。 2. 理解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调节和影响机制。 三、知识点梳理 (一)植被与环境 1. 植被的概念 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人工植被是人类对天然植被改造的结果。 2.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影响植被的类型和分布。例如,热量条件决定了植被类型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水分条件影响植被在同一纬度上从沿海向内陆的差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而荒漠植被分布在干旱少雨的地区。 (2)植被对环境的作用:植被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森林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植被的根系可以固着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二)森林 1. 热带雨林 (1)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 (2)特征: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垂直结构复杂。上层乔木高大,树冠呈伞状;中层乔木次之;下层有灌木和草本植物。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 (3)环境适应: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得热带雨林的植物全年都可以生长,植物生长迅速,具有茎花、板根等现象。 2. 常绿阔叶林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如我国南方地区、美国东南部等。 (2)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 (3)环境适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树木没有明显的落叶期,以适应较为温和的冬季。 3. 落叶阔叶林 (1)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如我国北方地区、欧洲西部等。 (2)特征:乔木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3)环境适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或温和多雨的气候,使得树木在夏季生长旺盛,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和热量的散失。 4. 亚寒带针叶林 (1)分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寒带地区,如俄罗斯、加拿大等国。 (2)特征: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树叶为针状,树冠呈塔状。 (3)环境适应:气候寒冷,降水较少,针状树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塔状树冠有利于积雪滑落,减少积雪对树木的压力。 (三)草原与荒漠 1. 草原 (1)热带草原 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巴西高原等。 特征:湿季时,草原葱绿,草类茂盛;干季时,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环境适应: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季。 (2)温带草原 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如我国内蒙古高原、蒙古国等。 特征: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植被较稀疏。 环境适应: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2. 荒漠 (1)热带荒漠 分布: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阿拉伯半岛等。 特征: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和肉质植物为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