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3654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学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407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学年,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学案 《泊秦淮》 - 杜牧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夜晚我将小舟停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易错字提示 “笼” 字不要误写成 “茏”;“泊” 字右边是 “白”,不要写错;“犹” 字右边不要写成 “尤”。 句子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烟” 和 “月” 既 “笼寒水” 又 “笼沙”,描绘出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边夜色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实则是批评那些不顾国家安危、沉迷于享乐的达官贵人,运用了曲笔的表达方式,将诗人对晚唐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沉。 理解性默写 1.《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描绘出一幅朦胧清幽、冷寂伤感的画面。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诗中表达诗人对醉生梦死、不顾国家安危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两句,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委婉深沉。 《贾生》 - 李商隐 原文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翻译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易错字提示 “逐” 字不要误写成 “遂”;“伦” 字右边是 “仑”,不要写错;“虚” 字不要写成 “虑”。 句子赏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两句写汉文帝求贤若渴,仿佛是在大力渲染文帝的重视人才,为后文的转折做铺垫。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汉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可怜” 一词笔锋一转,将文帝不顾百姓疾苦,只关心鬼神之事的昏庸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对晚唐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批判。 理解性默写 1.《贾生》中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李商隐在《贾生》中,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的诗句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诗中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贾生》中,诗人对贾谊不得重用感到惋惜的句子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李商隐《贾生》中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两句,写汉文帝访求贤才,与贾谊彻夜倾谈,实则是为了讽刺晚唐统治者的昏庸。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 杨万里 原文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翻译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易错字提示 “赚” 字右边是 “兼”,不要写错;“政” 字不要写成 “正”;“拦” 字右边不要写成 “兰”。 句子赏析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首句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人们想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