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 易混易错+易错字归纳 目录 §·七年级上册(30个易错易混+54个易错字) §·七年级下册(28个易错易混+101个易错字) §·八年级上册(24个易错易混+87个易错字) §·八年级下册(11个易错易混+43个易错字) 一、易错易混速览 七年级上册 1.地理坐标 (1)经度中0°和180°,纬度中0°是不加字母的。 (2)地理坐标的书写需注意: 2.判断东、西半球 (1)东经度(E)不一定都在东半球,西经度(W)不一定都在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向东到180°,再向东到20°W 20°W向东到0°,再向东到160°E 东经度(E)大于160°E 西经度(W)大于20°W 东经度(E)小于160°E 西经度(W)小于20°W 口诀:大大为西 口诀:小小为东 3.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俯视图也遵循自西向东,只是呈现的效果是“南顺北逆”,“南顺北逆”正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旋转效果。 4.昼夜长短和昼夜长短变化 问题中注意区分昼夜长短情况和昼夜变化情况。 (1)昼夜长短情况,可答: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可答: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 5.夏至日和冬至日光照图 注意区分夏至日和冬至日光照图 夏至日光照图 冬至日光照图 (1)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2)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4)因此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图为夏至日光照图 (1)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2)北半球纬度越高,黑夜越长。 (3)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4)因此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图为冬至日光照图 6.南北半球季节 (1)南、北半球虽季节相反,但日期相同,并不会因为季节不同,而出现日期差异。 (2)南、北半球季节相对一般遵循:冬对夏,春对秋 7.比例尺计算 (1) 意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2)划成数字式为: 1:4 000 000或者1/4 000 000 (3)在千米到厘米的换算中,数位差五位,即千米换到厘米,加5个0,厘米换到千米减去5个0。 8.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图幅关系 (1)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 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 (2)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3)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比例尺(如北京市地图) 9.经纬网定位 (1)判别南北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再依据极点判断南北方向 (2)辨别东西: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东,反之为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增加的为东经度,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 10.区别山脊和山谷 (1)凸低为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2)凸高为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 11.区别丘陵和山地 (1)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3)山地和丘陵主要区别在海拔上,丘陵也有山峰,但海拔低于500米。 12.度数大小与经纬线长度关系 (1)纬度越小,纬线越长,纬度数值相同,长度相同。 如:0°纬线最长,90°纬线是一个点,10°N和10°S等长。 (2)所有经度的经线都等长。 13.经线特征 (1)任意一条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但任意一天纬线圈不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