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自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班级准备以“传承民族精神,坚定个人理想”为主题制作一期黑板报,你作为黑板报制作小组的一员,请参与完成。 一、请你完成黑板报的资料搜集工作。(18分) 1.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以便正确阅读资料中的生字(3分)( ) A.军阀(fá) 扑哧(chī) 坚劲(jìn) 侦(zhēn)探 B.凹(āo)地 娱(yú)乐 暂(zhàn)时 追悼(dào) C.宪(xiàn)兵 铭(míng)记 埋葬(zàng) 匍匐(fú) D.苦刑(xín) 避(bì)免 鸿(hóng)毛 开凿(záo) 2.请你选出下列选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以区分资料中容易混淆的生字(3分) ( ) A.棉袍 扣押 皮靴 炊事员 B.批评 焚烧 僻静 捶炼 C.严峻 稚嫩 捆绑 脉络 D.迁移 彻底 目标 压迫 3.下面是你收集到的部分资料,请从中找出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 A.无数革命先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在革命的道路上谱写壮烈的诗篇。 B.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他总是为了乡亲们夜以继日地工作。 C.这个组织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D.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终于在多年后受到了正义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4.你打算为黑板报找一些诗句,用来展现革命先烈“坚毅不屈”的品格,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5.你发现了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来突出革命先烈精神品质的句子,请进行仿写。(4分) 例句: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仿写: 6.你打算在黑板报中写一副对联赞美革命先辈,但只找到了上联,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词语组成下联。(2分) 词语: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先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二、请你回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将其作为黑板报的备用资料。(14分) 1.沉潜于古诗词之中,便能体会到古人跨越时空的精神风貌与宏伟抱负。如李贺《马诗》中“ , ”两句,寄托了他渴望能像马儿一样被重用、一展宏图、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如于谦《石灰吟》中“ , ”两句,是他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又如郑燮《竹石》中“ , ”两句,是他借竹子的坚韧刚劲来表明自身的刚正不阿。(6分) 2.回溯近现代的历史长河,那些民族精神仍熠熠生辉。《十六年前的回忆》运用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刻画了李大钊 、 的精神;《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刻画了革命战士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 、 的光辉形象;《为人民服务》通过论证 、 、 、 四个方面的问题,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我们应继承与发扬这些民族精神。(8分) 三、下面是你为展现民族精神找的诗歌素材。(9分) 寒 菊 [宋]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②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②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1.小组成员就这首诗歌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以景起笔,写百花已尽、万木凋零之时,菊花却独开于凌寒之中,不与百花为伍。 B.诗歌第二句写菊花独立于篱笆边,意趣无穷,此“趣”是菊花傲睨风霜的自然之趣。 C.诗歌第三句化用“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两句,增强了诗句的情感。 D.诗歌后两句写菊花怒放后,花瓣挺立枝头直至枯萎的特性,突出其与环境的格格不入。 2.讨论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这首诗所塑造的“寒菊”形象可以用来形容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你觉得可以吗 说说你的理解。(6分) 四、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