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5029

第一章 第二节 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6795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课时2 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这个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分离和纯化微生物;(2)利用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是微生物扩大培养的常用方法;(3)运用划线法接种至斜面培养基是保存菌种的常用方法。 概念1 采用划线或涂布的接种方法能够实现 对目标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1.单菌落 在_____培养基上采用_____的方法接种,通过培养能获得由_____个细胞分裂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_____的子细胞集团,这样的细胞集团称为单菌落。 2.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比较 [辨正误] (1)平板划线的方法有连续平行划线和扇形划线等多种方式。(  ) (2)多次连续平行划线接种时,将培养皿旋转一定角度后,再次蘸取菌种,并沿上一次划线区域的末端开始划线。(  ) (3)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均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长成单菌落。(  ) 1.(生命科学史情境)1881年,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建立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获得了微生物的纯培养物,为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生理特性研究以及纯种发酵奠定了基础。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平板划线法从发酵粉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时所采用的三种划线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罗伯特·科赫 平板划线的方法 (1)上图中所示的3种平板划线方法分别是什么?_____ _____ (2)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_____ _____ (3)C图方法在做第二次划线以及其后的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_____ _____ 2.(科学实验与探究情境)稀释涂布平板法也是常用的微生物分离和纯化方法。某同学欲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了解某牛奶中大肠杆菌的含量,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操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获得该牛奶的10倍、100倍、1 000倍稀释液?_____ _____ _____ (2)接种前,该同学将表面残留着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 _____ 【典例应用】 例1 (2024·浙南名校联考)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单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平板划线法分离单菌落的原理 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 2.平板划线法中灼烧接种环的目的     例2 (2024·衢州高二期末)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操作过程中对涂布器均需严格消毒处理 C.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概念2 接种、培养并分离酵母菌(活动) 1.实验原理 使用特定的接种技术可以在接种之后得到目标微生物的_____,实现对目标微生物的分离。 2.实验步骤 [辨正误] (1)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酵母菌时,涂布器应用酒精浸泡,灼烧灭菌并冷却后再进行涂布。(  )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时,应先在火焰上使涂布器上的酒精燃尽,此时手持涂布器的部位应低于火焰。(  ) (3)通过培养未接种的培养基,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着杂菌污染。(  )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从土壤悬液中分离、纯化和扩大培养酵母菌的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悬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