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5097

第五章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34091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练习,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
    课时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转基因生物是指含有重组DNA的生物;(2)转基因食品就是转基因生物本身或其加工产品;(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在全世界引发了激烈争论。 1.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2)各国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 [辨正误] (1)转基因黄金米含有较多的β-胡萝卜素,它对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非常有益。(  ) (2)运用基因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在治疗呆小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3)采用转基因手段创造能同时分解多种烃类的“超级菌”时,需要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 (4)人们可以用科学的检测和管理,控制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价原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 (5)对于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零风险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绝对安全,因噎废食、无所作为或许才是最大的风险。(  ) 1.(生活、实践与学习情境)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诱导番茄其他部位的细胞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食用后因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使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的危害。 (1)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有何重要作用? _____ _____ (2)种植该转基因玉米的农田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吗?为什么?_____ _____ 2.(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尝试从基因漂移的角度解释“超级杂草”的产生。_____ _____ 【典例应用】 例1 下列不属于转基因植物方面研究成果的是(  ) A.培育含疫苗的马铃薯 B.含β-胡萝卜素较多的黄金米 C.防腹泻的蔬菜 D.制备单克隆抗体 例2 (2024·强基联盟联考)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 1.(2021·北京卷,14)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  ) A.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 B.转基因抗虫棉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 C.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 D.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肯定不是亲生的 (2021·天津选考,11~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3题。 为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基因策略:包括提高杀虫基因的表达量、向棉花中转入多种杀虫基因等。例如,早期种植的抗虫棉只转入了一种Bt毒蛋白基因,抗虫机制比较单一;现在经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Bt基因同时转入棉花。 ②田间策略:主要是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例如我国新疆棉区,在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非转基因棉花,为棉铃虫提供专门的庇护所;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多采用将转基因抗虫棉与高粱和玉米等其他棉铃虫寄主作物混作的方式,为棉铃虫提供天然的庇护所。 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实施分区种植管理等。 2.关于上述基因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Bt基因的表达量,可降低抗虫棉种植区的棉铃虫种群密度 B.转入棉花植株的两种Bt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两种Bt基因插入同一个T-DNA并转入棉花植株,则两种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转入多种Bt基因能提高抗虫持久性,是因为棉铃虫基因突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