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5596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291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联考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 材料表明,春秋初年,周天子意图与鲁君交好却遭受冷遇,鲁君的行为挑战了周王室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权力继承关系,无法判断宗法原则是否被抛弃,排除A项;材料中的事件发生于周平王东迁数十年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排除B项;“土崩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 答案 D 2、解析 据本题材料“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自然各加警惧修省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是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便于监视和探听民情,有利于皇帝对文武大臣的控制,C项正确;皇帝直接获取信息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密折制度提高了皇帝决策严密和机密性,排除B项;密折制度的实施与提高各级官员政治素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 答案 C 3、解析 根据材料“袖口处绘有铁血十八星旗的一人持枪发射,枪口喷发的火焰却被倒立的猿猴用后腿所执水壶的水浇灭”及所学可知,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行为不得人心,国人为维护民主共和成果,群起反抗,但反抗活动遭遇困难,这说明了中国民主政治道路的艰难,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在破坏辛亥革命成果,无法得出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 答案 A 4、解析 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帝国国内城市众多、繁华,城市中商品买卖频繁,甚至与外部有一定的贸易往来,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国内商业贸易的繁荣,没有涉及文明交流融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东西商业通道的信息,无法得出阿拉伯帝国阻断了东西商业通道,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扩张战争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 答案 D 5、解析 根据材料“仪器制造工人詹姆斯·瓦特借鉴了约瑟夫·布莱克关于潜热的科学思想和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能量效率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改良了蒸汽机”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受到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影响,这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已经存在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情况,D项正确;“社会生产需求推动技术革新”属于工业革命开展的原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与工匠经验积累密切相关,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C项。故选D。 答案 D 6、解析 结合所学,中国没参加雅尔塔会议,而材料中美苏却私自决定了“中国大连、东北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的命运,据此可知,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不是国际秩序的重建,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召开时,联合国尚未建立,排除C项;美苏私自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不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B。 答案 B 7、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进而推动改革开放,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明公务员制度的推行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未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 答案 C 8、解析 据材料“清军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可知,清军入关以后,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使得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A项正确;这些努力并没有推动法律的近代化进程,排除C项;“完成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为处理行政事务提供参考,与中枢决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A。 答案 A 9、解析 根据材料“欧美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