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5932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34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练习 一、单选题 1.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以下最能为该结论提供支持的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B.亚洲民族大起义 C.印尼共产党武装起义 D.拉丁美洲的独立 2.1918年,英国殖民政府抛出《蒙太古———蔡姆斯福法案》。法案规定:各省实行“双重制”,次要部门交给印籍官员,主要部门仍由英籍官员担任;总督有紧急决定权。这一法案引发了以甘地为首的国大党领导的第一次不合作运动,印度各阶层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抵制活动。据此可知( ) A.印度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 B.英国殖民体系初步瓦解 C.印度社会的阶级矛盾化解 D.国大党的阶级属性改变 3.卡德纳斯任墨西哥总统期间,恢复了1917年宪法规定的有关民主权利,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承认工人罢工的权利,支持工农运动,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赋予妇女基层选举权等。这些改革措施( ) A.肃清了国内殖民主义影响 B.满足了全体人民的利益需求 C.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到来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扎格鲁尔等人在1918年底制定《民族要求宪章》,旨在“尽可能通过合法的和平方式,谋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同时面对大规模的反英武装起义,发出号召:“工人回到工厂去,农民回到田中去,学生回到学校去”。这反映出埃及民族解放运动( ) A.受到了甘地思想的影响 B.缺乏武装斗争作为支撑 C.存在斗争策略上的分歧 D.利用宪法号召人民抗争 5.1914年12月,英国政府以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参战为借口,声称“埃及今后处于英王陛下的保护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发表声明“在埃及的英国宗主制度被废止,宣布埃及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防卫等留作以后讨论。英国对埃及政策的转变( ) A.顺应了战后民族自决的时代要求 B.以防范其他大国染指埃及为目标 C.体现了对外政策的现实主义原则 D.变相强化了对埃及的干涉和控制 6.甘地以发生了暴力事件为由中止了第一次不合作运动,在第二次不合作运动开展前,国大党领导人强烈要求他作出保证,不再因出现暴力斗争而中止运动,甘地不得不同意。第二次不合作运动开展后,在吉大港、白沙瓦和绍拉浦尔出现了武装起义,甘地果然没有因此中止运动。这表明印度国大党( ) A.认为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不可取 B.接受了甘地的思想体系 C.认同英印殖民统治者可以感化 D.并不认为非暴力是原则 7.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更是以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广泛兴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运动更加空前高涨。在亚非拉历史的轨迹中,蕴含的逻辑关系是( ) A.民族主义对现代化发挥了促进作用 B.社会主义对现代化发挥了促进作用 C.亚非拉的合作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D.不结盟运动助推了亚非拉国家发展 8.1919年,英国印度殖民当局赋予印度总督和印度各省殖民当局“非常权力”,可不经起诉对印度人进行“预防性”逮捕和搜查。为此,甘地号召印度人民举行总罢业和绝食,但不准采取暴力手段。据此可知,当时印度( ) A.民族独立斗争陷入低潮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民族解放运动存在局限 D.反殖斗争缺乏群众基础 9.在20世纪以前的一个多世纪,中东本土居民对考古发掘基本不感兴趣,在各个考古发掘地点主要充当体力劳动者,埃及文物局掌控在法国人手中,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文物部门掌控在英国人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埃及、伊拉克等国家获得一定的独立地位,纷纷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