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减数分裂相关图像分析和数量的变化 题型一 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典例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着丝粒不分裂,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A项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时,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此时细胞中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B项正确;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即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说明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项正确;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由于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组数加倍,此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 答案:D 【方法规律】 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时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 减数分裂前 的间期 发生了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 ①同源染色体配对 ②出现四分体 ③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中期 ①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②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后期 ①同源染色体分开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 ①形成2个子细胞 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一半,且无同源染色体 ③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前期 ①时间短 ②每条染色体仍具有2条染色单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 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 ②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末期 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极 ②2个子细胞分裂成4个子细胞 迁移应用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粒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减半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①④⑦ 解析: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①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着丝粒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减半,④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联会前,⑥错误;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⑦错误。 答案:C 题型二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别 【典例2】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A.甲、乙、丙3个细胞内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甲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C.乙产生的是精细胞 D.丙产生的是体细胞 解析:甲、乙两细胞内均含有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甲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经分裂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B项正确;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说明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经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或原始的生殖细胞,精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C项错误;由题意及以上分析可知,该动物为雄性,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内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其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所以丙细胞经分裂产生的是精细胞,D项错误。 答案:B 【方法规律】 “三步法”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 (1)判断方法:一数二看三判断。 (2)示例 ①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A B C 判断:A为有丝分裂前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