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为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所以杂交前要对母本去雄 B.若对白花豌豆做去雄处理,则应在白花豌豆植株上收获F1的种子 C.F1自交时不需去雄,但应做套袋处理,避免其他植株与之杂交 D.理论上每株F1上都结有种子 解析: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所以杂交前要对母本去雄,A项正确;若对白花豌豆做去雄处理,则白花作母本,所以要在白花豌豆上获得F1的种子,B项正确;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F1自交时不需要去雄,也不需要做套袋处理,C项错误;理论上每株F1上都结有种子,D项正确。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羊的黑毛和狗的白毛 B.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 C.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 D.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解析: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羊的黑毛和狗的白毛,羊和狗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A项错误;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是眼睑的性状和能否卷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项错误;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棉花和青椒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C项错误;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耳垂有无这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D项正确。 答案:D 3.下列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解析:在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设中,受精作用随机进行,每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但没有说雌雄配子数量相等,而且在自然界实际上是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 答案:D 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性状表现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当F1为Dd时,形成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 答案:B 5.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实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解析: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高茎和矮茎各占50%,故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 答案:D 6.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子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00% B.75% C.50% D.25% 解析:根据题意,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褐色∶棕色∶白色≈1∶2∶1,那么亲本棕色鸟为杂合子,子代中褐色和白色为纯合子,则把棕色鸟(杂合子)与白色鸟(纯合子)杂交,子代会出现棕色鸟和白色鸟,且比例为1∶1,即子代白色鸟所占的比例为50%。 答案:C 7.(2022·广东深圳)已知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杂交组合 F1的数量及性状 实验1:红花×白花 860红花、830白花 实验2:红花×红花 960红花、330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因子Y、y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 (2)由实验 可判断 为显性性状。 (3)属于测交实验的是实验 ,其亲本的遗传因子分别是 。 (4)实验2中红花×红花→红花、白花,该现象称为 ;其F1红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解析:遗传因子Y、y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根据实验2可知,红花∶白花≈3∶1,出现了性状分离,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