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6919

4.6.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80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6.2,食物,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 cover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与分析,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生命观念) 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观察与模型建构,分析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概述总结不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 分析消化系统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描述不同营养物质在口腔、胃、小肠中的主要变化; 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解释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教学过程 PART导入 每天我们都会吃进各种食物以保证我们获取充足的营养。有些人吃的很多却不胖,而还有些人吃的并不比别人多却很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导入本节的学习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PAR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包含“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展示图片,教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消化道】食物经过的通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可以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器官;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器官,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突起叫阑尾。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大部分含有消化酶。 唾液腺: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起消化作用。 胃腺:可以分泌胃液,其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先贮存在胆囊中,然后通过胆管送入小肠中。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乳化。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淀粉、脂肪、蛋白质有彻底的消化作用。 肠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腺体,数目很多,是散布于小肠壁上的微小腺体,它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三大有机物都起消化作用。 利用流程图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PART2食物的消化 问题导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到哪里了?它们在体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食物中的复杂大分子要经过消化,变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进入血液被细胞吸收。 【问题串引导】 什么是消化?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是消化。 进入消化道的食物为什么要先消化? ———【播放视频】利用淀粉和葡萄糖溶液通过卵壳膜(半透膜)的实验,说明大分子(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机物只有被水解为小分子才能被细胞吸收。 消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先以淀粉为例,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可是馒头或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本身并没有甜味,由此可以说明淀粉可能发生了变化。那么它是怎样变化的呢?是在什么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可设计如下的实验加以验证。 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其中的淀粉成分是否发生变化呢? 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其中的淀粉成分发生了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出制定试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提示: 馒头在消化的过程中既有牙齿和舌的作用,又包含唾液的作用。 口腔温度与实验条件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条件? 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后遇碘不变蓝。 制定计划: 对照组:馒头碎屑+搅拌+唾液 甲 实验组:馒头碎屑+搅拌+清水 乙 实验组:馒头块+不搅拌+唾液 丙 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