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046

第二章 第四节 群落随时间变化有序的演替(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3146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课时4 群落随时间变化有序地演替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群落演替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不同种群与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 概念1 一个群落会被另一个群落替代 (阅读教材P46~48,完成填空) [辨正误] (1)在裸岩上发生演替时最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  )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 (3)在森林阶段,地衣、苔藓等将不会出现。(  ) (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下图表示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过程,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哪些阶段?_____ _____ (2)在群落刚刚演替到草本植物阶段,为什么草本植物能取代苔藓成为优势种而不是灌木成为优势种?_____ _____ _____ (3)在演替到草本植物阶段时,草本植物的生长对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土壤条件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 _____ _____ (4)草本植物阶段土壤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又会对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和土壤条件产生什么影响?_____ _____ _____ 1.群落演替过程中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 2.正确理解演替的趋势 群落演替的趋势一般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但群落的演替过程并不都是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黄土高原的形成就是草原向沙漠转变的过程。 【典例应用】 例1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D.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例2 (2024·大兴区高二期末)某森林群落演替的顺序为: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会伴随着群落中物种的竞争和生态位的改变 B.地衣阶段时,该群落组成过于简单,不存在垂直结构 C.森林阶段时,群落中找不到地衣、苔藓、草本类植物 D.演替时,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从而占据有利地位 概念2 群落演替的类型与顶极群落 (阅读教材P49~51,完成填空) 1.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提醒:(1)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计划火烧和过度放牧)会影响群落的演替;(2)人类可以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方向进行,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3)人为干扰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较大,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发生的进程演替。 2.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极群落 3.观察记录鱼缸中群落的变化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记录表 鱼缸中浮游生物种类变化情况记录表 [辨正误] (1)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因此从弃耕地演替到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 (2)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 (3)只要时间足够长,任何群落最终都会演替形成森林群落。(  )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下图曲线甲与乙表示其森林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请分析回答: (1)图中哪条曲线表示初生演替,哪条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A、B和C点,哪个表示顶极群落?为什么?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造成曲线B点到C点的可能原因是什么?C点与D点之间的这个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2.群落演替的方向 3.影响群落演替速率的主要因素 【典例应用】 例3 (2024·海淀区高二期末)为研究废弃农田演替过程中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选取耕作地、弃耕2年、弃耕5年、弃耕10年四块面积相同的样地,调查物种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弃耕年数增加,样地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略降低 B.弃耕10年样地物种数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木本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