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083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51908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课时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次位概念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能量方面的关系”。这些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初级生产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3.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呈金字塔形。 5.人类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概念1 初级生产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阅读教材P66~68,完成填空) 1.初级生产量 (1)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_____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初级生产量是生态系统的_____。 (2)来源 _____。 (3)净初级生产量 (4)影响因素 ①群落的垂直结构:在森林中,_____的初级生产量最高,_____次之,草本植物更低。 ②群落的演替:初级生产量随群落的演替而逐渐_____,当群落演替到顶极时,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生产量和呼吸消耗量达到平衡。 2.次级生产量 3.能量流动的过程 [辨正误] (1)初级生产量是初级消费者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  ) (2)总初级生产量减去用于呼吸、生长和繁殖的消耗量即为净初级生产量。(  ) (3)海洋的年净初级生产总量是陆地的一半,但海洋的净次级生产总量相当于陆地的3倍多。(  ) 1.(生态环境情境)下图为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①②③和④的含义。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消费者摄入的食物不能全部被同化或转化为总次级生产量的原因是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生态环境情境)如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二个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摄入量(a)和粪便中的能量(c)、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之间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_____ _____ _____ (2)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哪个营养级的能量?第三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呢? _____ _____ _____ (3)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哪几个流向? _____ _____ _____ 1.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量的比较 2.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 (1)流经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不是照射到所有植物体上的太阳能。 (2)某些自养细菌(生产者)可以利用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即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能量。 (3)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4)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的能量没有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这条途径。 (5)摄入量=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 (6)同化量=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 (7)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未利用的能量+下一个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散失的能量。 【典例应用】 例1 初级生产量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顶极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生产量和呼吸消耗量达到平衡 B.即使没有初级生产量也会存在消费者和分解者 C.不同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基本一致 D.生物的总初级生产量越大则其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也就越大 例2 (2024·诸暨诊断)“松树→松鼠→黄鼬”为某森林的一条食物链。下图为松鼠的代谢利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鼬是次级消费者,属于次级生产者 B.松鼠摄入的食物全部被其同化和利用 C.净次级生产量可用于松鼠生长、呼吸和繁殖 D.松鼠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属于其总次级生产量 概念2 能量流动的特点与能量流动规律的应用 (阅读教材P68~70,完成填空) 1.能量流动的特点 2.能量传递效率 3.能量金字塔 4.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辨正误] (1)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输入生态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