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47095
第三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02494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第三章
,
生物
,
必修
,
选择性
,
2019
,
科版
课时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次位概念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利用物质循环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这些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2.生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很小。 3.固氮菌等细菌在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4.人类运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 概念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 (阅读教材P75~78,完成填空) 1.生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很小 (1)水循环 (2)过程分析 分析:①a._____和b._____是水循环的两种方式。 ②海洋亏损的水分通过_____的汇集流入海洋而得以弥补。 ③生物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_____。 2.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1)大气圈中的CO2经生产者的①_____进入生物群落。部分碳通过生物的②_____回归大气圈。 (2)动、植物残体内的碳和动物的排泄物等通过分解者的③_____回到大气圈,也可能慢慢形成泥炭、煤和石油等。人类通过④_____将这些碳释放到大气中。 (3)海洋的碳含量约为大气圈的50倍,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固氮菌等细菌在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1)三种主要固氮途径 (2)氨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3)关于氮循环的几点分析 a.固氮作用生成的氨或铵盐,通过①②_____才能被生物利用。 b.动、植物死体和动物的排泄物中的含氮有机物通过③_____转变为无机化合物(氨)。 c.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通过④_____重返大气。 (4)意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方面通过各种_____使氮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另一方面又通过_____使氮不断重返大气,从而使氮的循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辨正误] (1)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 (2)生物在水循环过程中起的作用很大。( ) (3)固氮的途径主要有高能固氮、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其中工业固氮是最重要的固氮途径。( ) (4)在碳循环中,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物作用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5)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O2含量,促进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 1.(生态环境情境)下图是碳循环过程的概念模型,请根据该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_____ _____ _____ (3)生物体内的碳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有哪些?形式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2.(生态环境情境)下图为氮循环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氮循环主要包括哪几个过程?_____ _____ _____ (2)①②③分别是哪些固氮方式?_____ _____ _____ (3)④过程中参与的细菌是自养还是异养?这个过程被称为什么作用?_____ _____ _____ (4)参与⑤过程中的硝化细菌利用的是哪些能量?_____ _____ _____ 1.碳循环中碳元素的相关归纳 2.氮循环中几种重要生理过程的比较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全球性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利用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③能量是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循环往返的动力 【典例应用】 例1 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碳在乙与丙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D.图中甲、乙、丙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例2 (2024·嘉兴质检)下图为氮循环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有答案)(2025-04-17)
2025高考倒计时生物大突破: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答案)(2025-04-17)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教案(2025-04-17)
基因工程的应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04-17)
2025高考倒计时生物大突破:免疫调节(有答案)(2025-04-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